阆中印象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耳熟能详的歌声很快将我带回了我的家乡——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古城阆中,这里让我最流连忘返的是她代代飘香的保宁醋,是她鲜香可口的张飞牛肉,更是她深邃、内敛的历史文化。
千年沉淀·人杰地灵——阆中历史文化
诗文化——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包括杜甫、李商隐、苏轼等人在内的数十位诗人来到这里,看到阆中独特的历史文化,他们“俱怀逸兴壮思飞”,留下了无数的诗句。
春节文化——春节的起源地就是阆中,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了,他就是春节老人——落下闳。落下闳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天文学家,他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提出浑天说,创新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学说;发明“通其率”,影响中国天文数学2000年。
他通过观察天相创制的《太初历》更是直接规定了何日为年首,这也是春节最早的来历。由此,落下闳老人被称作“春节老人”。
宗教文化——阆中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后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也都教陆陆续续传入了阆中,并修建了教堂。现在就形成了五教并存的罕见场面。
其中对阆中影响最大的是伊斯兰教,而受此影响,阆中最著名的几大美食——张飞牛肉、牛肉面、牛羊杂碎面都是以牛羊肉为食材,没有猪肉。
三国文化——蜀将张飞曾在此驻扎七年之久;
科举文化——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清朝时设有贡院;
红色文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年成垣·天造地设——阆中风水
何谓风水,古《葬书》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也就是说——以“生气”为核心,以藏风、得水为条件,以寻求一个理想的墓葬环境为着眼点,以福荫子孙为最终目的。以现在的观点来看,风水与中医有相似之处,只可定性描述,难以定量分析,却又有无穷的玄妙。
而到了现在,人们在买房或者装修的时候或多或少地都要注意风水。由此可见,风水文化已深入咱们国人的心中。
阆中古城位于嘉陵江畔,嘉陵江在此拐出一道完美的U型大湾,把阆中轻轻地抱在怀中,呈“千水成垣”和“金城环抱之势”。
阆中古城不大,立于山环水绕的穴场吉地,其建筑布局,也严格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阆中山环水绕而择定的城市中心,建有中天楼,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对,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以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风聚气。唐风清韵的华光楼,三重檐歇山式屋顶,独具特色,有“ 阆苑第一楼” 之誉。登楼远眺,丹青城郭,嘉陵山水尽收眼底。
从阆中古城往南走二十公里,就来到了全中国风水最好的地方——天宫院。天宫院的背后有着这样一个传说故事——
武则天成为皇帝以后,派遣当时最著名天文历算学家、到家风水宗师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人为自己寻找全中国风水最好的地方来作为自己的陵墓。先出发的李淳风用了九九八十一天找到了一个地方,感受到了这里的帝王之气,于是埋了一枚铜钱作为标记,然后就回都了。而后出发的袁天罡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找到了一个地方,认为这里风水极佳,于是插了一根银簪作为标记,同样也心满意足地回府报告了。待武则天派人来到他俩各自分别发现的风水宝地时,惊讶地发现,袁天罡的银簪刚好从李淳风的铜钱中的孔穿过!而这个地方便是阆中的天宫院。可是后来武则天并没有葬在这里,两位风水大师从他们所选的地方各退一段距离,作为自己的墓地。
天宫院位居一个圆形小山包,面朝正南,背靠月牙形山丘,四周环水,从主楼放眼望去,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用古人的话来讲,就是坐拥天地之灵、享有山水之乐。而以现在的观点,天宫院位于神秘的北纬31度附近,在这个纬度上,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埃及金字塔,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著名河流也在此入海。在这个纬度上还有很多人类无法解释的自然或人文奇观。
通过本次回乡对自己家乡的重新探索,我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心底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将在茶余饭后闲谈之时把我的家乡的故事传播出去,同时也呼吁大家更多地去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并将其传播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21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