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光伏发电站下,相继种庄稼

来源: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 作者:孟帅鹏

光伏发电站下,相继种庄稼

――新材料与能源学院“材”华横溢,“源”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0年7月10日星期五,充实的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今天已是社会实践的第十天,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新能源本身的发展,也要注重新能源延申方面的发展,了解了在光伏发电站下种庄稼。大家也会问了,在光伏发电站下种庄稼会有危险吗?答案是:没有危险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上面装了太阳能板,下面的光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适合种植喜阴的作物;喜阴的作物有:半日照,适宜种植喜光耐阴蔬菜,洋葱、油麦菜、小油菜、韭菜、丝瓜、香菜、萝卜等.全天几乎没有日照应该种植莴苣、韭菜、芦笋、香椿、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

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这里年日照量超过3100小时,对种庄稼的农户来说,这样长的日照时间就意味着干旱和颗粒无收,但是,如今当地的村民却把种养业搞的风生水起。

库布齐沙漠年日照量超过3100小时,虽然是发展光伏产业的好地方,但是对种庄稼的农户来说,这样长的日照时间就意味着干旱和颗粒无收。在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腹地,光伏电站不仅在发电,还成为当地老百姓的庄稼地和养殖场。昔日贫瘠的沙漠,如今成为聚宝盆。在当地,老百姓还把光伏电站称作“庄稼守护神”。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独贵塔拉镇,太阳能光伏板成为了村民杨凤祥的庄稼地和养殖场。杨凤祥说,光伏板可以遮阳,水分蒸发量减少了,而平时清洗光伏板的水刚好可以用来浇地;同时平整土地的时候,混合了红泥的沙地可以使植物根系稳稳扎在地里。

这些年来,我国的荒漠化治理显著成效,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治理的同时,人们也一直在荒漠土地上搞种植。光伏电站长庄稼,让沙漠变成良田,就是这种实践的有益探索。希望通过新农人们的探索,可以让漫漫荒漠变身聚宝盆。

(供稿人:孟帅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21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线上线下,深入调查
本网讯(通讯员杨醒)在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得到控制后,湖北省又迎来了梅雨时节。部分“谈新冠,论认知”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采用线上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群众对于新型冠状肺炎的认知。在调查的过程…
“击败疫情,冲向黎明”
本网讯(通讯员陈卓)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曾经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2020年7月10日,…
大手牵小手,志愿我先行
大手牵小手,志愿我先行—许昌学院“青春微志愿,支教你我行”实践队2020年7月10日早晨,许昌学院“青春微志愿,支教你我行”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吃过早餐后,便开始了今天支教的准备工作。九点整,线上辅导…
一路相顾,不负时光
“要照顾好自己,不能给医生和护士姐姐带去麻烦”一个六岁小朋友说出来的话。可能这句话非常正常不过,但却感动了,感动于六岁小朋友的想法,他也是中国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缩影,中国不是某一个人某一座城…
家园绿色干净,生活美好顺心
家园绿色干净,生活美好顺心——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创绿色风尚,建美好家园”社会实践2020年7月10日,许昌学院外国语学院“创绿色风尚,建美好家园”生态环保社会实践队的活动进行到了第十三天,已经接近尾…
感知科大发展,触摸时代脉搏
为了响应新时代感召,感受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体验环境保护改造成就,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1722418812团支部和1722418813团支部部分成员组成国情社情考察团,自2020年7月5日开始,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等形式的…
线下走访,深入调查
本网讯(通讯员何茂林)在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人们日常生活逐渐恢复的时期。为了解人民群众对于新冠疫情的认知情况,“谈新冠,论认知”社会实践小队成员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活动形式开展了对新冠…
青春牵小手,筑梦微支教
青春牵小手,筑梦微支教--许昌学院“青春微志愿,支教你我行”实践队2020年7月10日下午四点,由“青春微志愿,支教你我行”实践队与“大手牵小手”暑期支教实践队,联合组建的中考化学直播,在哔哩哔哩直播平台…
观家乡变化,享扶贫美好
2020年7月10日是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莘莘学子扶贫宣讲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的第10天.今天队员们根据任务将进行了对家乡进一步细访,对家乡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此活动的目的在于跟深入的了解家乡这些年来…
扶贫助农之美食篇
2020年07月10日,是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助农之“我”的家乡农产品及特色食品的发展与推广实践队开始暑期社会实践的第十二天。今日的助农活动是二组负责的最后一天,这三天二组的每个成员都保持着高昂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