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身行九州实践队走进大凉山,来到日哈乡洼取村,调查村民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脱贫攻坚成效以及近一年村民生活质量的变化。
7月2日傍晚,实践队到达洼取村,乡长卢胜文、驻村第一书记秦国林、村长木坡拉火和驻村工作队成员们来到村门口热情接待并以彝族最高礼仪邀请实践队员共同享用羊肉,晚饭过程中实践队员与驻村干深入交谈,对日哈乡近一年的变化、扶贫措施及成果进行初步的了解。
为了解洼取村集体经济的建设情况,7月3日下午,驻村工作人员简波带领实践队参观集种养、初加工、包装、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基地,该产业线包括有双集中养殖场、500亩牧草、青储粉碎包装间、屠宰场地和腌腊制品初加工处理房等。据悉,产业线将在今年7月投入使用,产业线投入运营后预计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解决800人次的富裕劳动力,带动70余户村民种养业的发展,实现年户均增收2000元。同时,第一书记秦国林作为畜牧专家,还提及到无害化处理池、蓄水池、粪便发酵池及兽医站等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意义和在养殖业发展中的作用,表示现如今村内非常重视科学养殖问题,驻村工作队驻村后,实施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使村内牛、羊死亡率降为零,大大减少了集体经济和农户经济损失。参观产业线的路途中,草场边的栅栏因天气原因倾斜,大片新鲜牧草被压在栅栏下,简波蹲下身,修理起路边倾斜的栅栏,修栅栏的期间他还为队员们介绍起栅栏内的牧草及种植业状况“因为土壤、气候等自然资源条件的制约,牧场经过多次试验,最终也成功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质牧草,让我们村的牛、羊养殖情况越来越好。现在我就期待着生产线顺利启动,更好地改善村经济情况。”
下一站,实践队员跟随驻村工作队队员阿库日呷走访去年新建成的安置点,了解洼取村村民生活改善情况。安置点立于半山腰,每户屋前都种有自家日常吃的基础蔬菜和一些散养的鸡。走近安置点,实践队员注意到安置点门口都挂有驻村工作人员为村民细心制作的扶贫教育保障明白卡,该卡上记录有户主家庭情况,享受教育资助的类型及帮扶责任人的姓名的信息。此措施使洼取村的扶贫工作落实到人,村民受资助情况清晰明了,有助于扶贫工作快速开展与实施。走进安置房,客厅内摆放有政府资助的沙发、电视柜、电视机,厨房内餐具干净整洁,卧室内衣柜中衣服折叠整齐,被褥规范叠成了方块,每家每户内都存有大量荞麦面,以防来年收成不佳能应急,实实在在做到了“两不愁”。村民中大部分家庭均有成员外出打工或读书,希望以此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走访过程中,在安置点大院里,年龄较小的孩子在正相互打闹嬉戏,在离安置点较远的平路上,还建有篮球框等运动场地,为村子内孩子们日常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场所。与实践队的交谈中,一位村民说道“我们家最大的一个孩子已经去上大学了,每周我们都会打电话,听到她在学校一切都好,我也就放心了。我感觉现在的生活真是很幸福了,非常感谢政府给我们的帮助,这些驻村干部也是常常来到我家关心我们,那村委会的路离我们家可是远的呦。”可见,经过一年的政策扶持,村民的传统思想逐渐改变,开始具有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
最后走访的一户村民家非常特殊,村民吉子都且家中共有7口人,长女吉子都洛学习成绩优异,还曾因歌唱天赋去北京参加表演,在实践队采访过程中吉子都洛还正在山上采草药,补贴家用。在她房间内的墙上贴满了学校的优秀奖状和她的画画作品,奖状下放着驻村人员奖励都洛学习优异的崭新书桌。吉子都洛的母亲表示,等到其他的孩子长大了,也要让他们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希望他们都能够成为大学生。
此次走访扶贫搬迁安置点,实践队员发现日哈乡洼取村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扶贫成效日益可观。村内的村民生活已大幅度改善,村民生活已从“活着”逐渐变为具有生活期盼。村内集体经济建设已具有雏形,畜牧业内存在的卫生问题已完全解决,村内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务工人数大幅增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23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