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新生力量投入乡村建设,助力基层发展,在过去的一周内,浙江农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庄思琳与伙伴们一同参加了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的实践活动,在农村基层围绕“爱国卫生宣传”进行走访调研、主题教育、知识宣讲等工作,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三农”情怀。
庄思琳是我国首个大学生村官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的第七届学员。从村官学院成立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就利用暑假选派村官学院的学生前往各地开展驻村实践活动。今年暑假一开始,该校村官学院又选派了庄思琳等60名学员组成了村官学院“逐梦新农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分成6个组,每组10名学员,分别“进驻”到杭州市临安区内的高虹、龙岗、河桥、清凉峰、岛石等乡镇开展以“放飞青春梦想,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驻村实践活动。
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学员驻村实践是修读课程的一部分。暑期实践期间,学员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及特长,深度挖掘村落红色文化、开展乡村农文旅融合项目调研、义务开展公益趣味课程、返乡创业青年走访调研、指导农户开展垃圾分类……通过暑期实践,村官学院学员们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与农民们深入交流,深入调研农村情况,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他们在完成实践后要提交实践报告,最终可以获得2个思政实践类学分。
在驻村实践期间,庄思琳和同学们一起深入临安区岛石镇,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为出发点,结合当地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疫情防控卫生、食品卫生等具体概况,运用创新载体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实践活动。通过线下交流和访谈了解了岛石镇的卫生情况,提供了卫生现状分析报告以及在卫生设施改进、农村爱国卫生宣传等方面的建议。实践团队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相关指示精神,致力于爱国卫生宣传工作,为进一步推进疫情防控作出贡献,也为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与环境污染问题等风险性事件的防范应对奠定了基础。
与庄思琳一样,浙江农林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王钰婷和其他9名同学,则在临安区河桥镇驻村实践,以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分别走访泥骆村、云浪村、河桥村考察当地乡村治理及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农业发展瓶颈及乡村文化挖掘与传承问题思考对策并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次调研,我认识到了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是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通过‘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1+1+1>3’的效果。推进农文旅融合,需要将青春血液注入乡村的建设发展。”王钰婷表示,今后她将继续深入基层展开项目调研,以实际行动助力基层发展。
生物技术专业的许健萍同学和她的组员们以调研返乡青年创业为主题,跟随清凉峰镇团委负责人一同前往家庭农场参观,采访了优秀的当地创业青年,认识到了创业路上的挫折与磨砺。另外,团队还协助了颊口村、湖门村等地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各户及街道的垃圾桶更换了新的垃圾桶标识,召开了垃圾分类、防疫知识与中药养生等宣讲会。
此外,园林专业的赵永明和城市管理专业的虞凌琳与他们的组员们在龙岗镇分别开展了挖掘研究龙岗红色文化、开展系列公益兴趣课程和农村教育社会调研,传承了革命精神,弘扬了红色文化,在志愿服务中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高虹镇,生物技术专业的邱媚丹和同学们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坚定了自身担负“不忘初心,筑梦乡村”历史使命的信念。
对于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驻村实践,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指导老师叶斌表示:“服务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村官学院旨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重让学生掌握基层工作的知识能力、方式方法,具备在基层工作的综合素质。组织学员开展驻村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对农民的感情,提升农村工作能力最有必要和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积累了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深刻了解到只有下乡调研才能了解社会需求,今后我也会秉持着坚忍不拔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团队队长、来自法学专业的吴嘉瑛说道。通过一段实践的驻村实践,作为农林院校的青年学子,实践成员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凝聚了团队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29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