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但是汉服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而是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在华夏漫长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中国的服饰美学,更是承载着华夏儿女的家国情怀。近年来,随着古风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身着“汉家裳”,走上街头,走出国门,伴随的是“汉服热”逐渐升温。
2020年7月11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创意传播学院“文以载国 创之伟业”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学生身穿汉服来到重庆市双桥区时代广场联合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将汉服与宣讲创意结合,吸引了广场的居民,收到了群众很好的反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汉服,接受汉服,这是国人文化自信的回归,是中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左传·定公十年》描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汉服是“国之颜面”在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着民族的情怀穿梭岁月轨迹,在时代潮流中翻涌成浪潮。《东华录》也有记载:“其定礼仪之大者,莫要与冠服。”服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更在历史演进中被给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而汉服的形态流露出的是华夏民族端庄和谐、天地人和的审美偏向和心怀四海的胸襟气度。祖先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融入在汉服中,留给后人鉴世润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穿上汉服的女孩,浅笼温玉,行时云雾绕衣襟,步步莲生宫锦,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抚柳。汉服不仅是穿在人身上,也是穿在时代身上!汉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不仅是当今时代大发展大融合时期传播文化的一个介质,也是“汉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荣耀感,反应出国人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增强。
汉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央号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地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执行政策。”共青团中央加入支持宣传汉服的行列,举办了“中国华服日”。随着时代发展,经济不断推动文化的兴盛,汉服在对外交流中充当“文化使者”,它让更多的国外友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国精神,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
“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我愿重回汉唐,再谱盛世华章。何惧道阻且长,看我华夏儿郎。”
汉服里藏万种风情,生万般情思,将华夏千年情怀悉收其间,它是华夏文化的代表,亦是中国力量的象征。“有美人兮,见之不忘”,汉服在时代潮流中翻涌成浪,把中国文化,变成流动的力量,一寸寸向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43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