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慰问暖人心,敬老院内显真情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汇盛夏”暑期“三下乡”慰问敬老院老人活动
满头银发,满脸皱纹,却总是露出慈祥的笑容;手拄拐杖,病痛缠身,却总是笑迎生活,这就是老人。老人虽老,峥嵘岁月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迹,丰富如一本史书,值得志愿者们一生去学习和体验。为此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开展了慰问敬老院老人社会实践活动,在丰富志愿者们社会经历的同时又弘扬了社会爱心公德,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
徐徐落日才有夕阳无限好。回首过去,老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人是一面旗帜。志愿者们为老人们购买了一些面包、水果等来到养老院看望老人,迈着缓慢轻巧的步伐上了楼梯,去大厅里和休息闲聊的老人们聊天。志愿者问老人“奶奶,您觉得在养老院生活怎么样啊”,96岁的老奶奶笑着说:“现在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生活很好啊。”老奶奶告诉志愿者,从前老奶奶纺棉花赚钱,每天捡柴,种菜维持生活,老奶奶告诉志愿者新中国成立前的景象,回味着那些贫苦,艰辛的岁月。在老人口中,志愿者们详尽的了解到中国发展的事宜,那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情在志愿者眼前有了一定的模样。聊天结束时,老人还不忘叮嘱志愿者们记得好好读书,认真学习,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老人们辛劳一辈子,为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我们后代人更好生活,继续前进的基础。没有垂暮的太阳,何来夕阳无限好,敬老爱老,社会才更美好。
爱心暖暖,情意满满。志愿者们为老人们表演了小品和歌舞,传递暖暖真情,他们希望能为老人们带来笑声,送去温暖。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当代青少年做人的准则。老人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国家,共和国大厦是被这些老人建立起来的,如今老人老了,全社会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世纪少年应遵从习主席旨意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爱心和孝心,让世界处处充满阳光,充满爱心,让每一片“夕阳”灿烂如花。
记者:何倩
摄影:苟巁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64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兰陵一中开展了“沂蒙精神进校园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和5班团支部分别于新泰市、蒙阴县等地区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
徐晗 任娅楠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让非遗泥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滨州小分队于滨州市河南张村开展了“寻非遗泥塑火种燃文化传承之光”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近距……
张佳慧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增强社区居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德州市市中街道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凝聚社区力量”宣讲活动。活动开始,……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践行绿色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2月23日,聊城大学与环境学院2024级7班团支部在焦裕禄纪念馆开展了“传承焦裕禄精神聚力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同学……
杜彦硕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让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红韵志愿宣讲团于淄博第六中学开展了“悟延安精神铸时代担当”宣……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积极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导青年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全国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2月23日,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追遗·寻艺”泰安小分队于山东省泰安市举办了“传承泰……
王梦琪 冯若曦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为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让知识跨越地域的限制,走进更多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奉献社会的平台,切实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劳动观念……
袁冰清 解梓瑄 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