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一枝花 生态先行促发展
来源:资环学院 作者:金学萍/文 魏雨晨、白秋诗/图
联系方式:13139556581
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同时,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2020年7月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暑期“三下乡”徐州地区红色精神与老区振兴经验考察队,来到了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以及马庄村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考察。
贾汪的一城煤灰
30年前,在贾汪这片612平方公里的地方,开采历史逾130年,大小煤矿超过250座,年产煤炭1400万吨,贡献了贾汪超过80%的财政收入。然而,贾汪在享受丰富资源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问题也日益加重。随着矿产耗竭,贾汪区形成了大片煤矿塌陷区。
艰难的转型之路
2001年7月2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矿难,让这里的250多座矿井陆续关停,贾汪被迫走上了转型之路。 2011年,贾汪区入列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江苏省从产业发展到财税金融,从土地利用和环境治理到民生和社会发展,用实打实的政策举措助力贾汪区转型发展。经过多轮研究,贾汪最终确定了以“综合整治”为核心的治理方式,整个潘安湖的综合整治投入了20多亿元,如此大的手笔终于见了成效。
如今的贾汪,满眼蓬勃。春滑草,夏戏水,秋采摘,冬滑雪,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凤鸣海、卧龙泉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石板路,旧台阶,小桥流水,大染坊,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游人前来。
在香包大课堂里,有几位老人一边缝制香包,一边向游客讲解技艺,指导游客缝制香包。香包作为马庄村三宝之一,在马庄村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版图上自然有着不俗的地位。目前村里打造了香包主题客栈、展览馆、大舞台、大课堂、工作室、专卖店等,同时运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打造具有马庄地方特色的“香包展览馆”。墙面彩绘勾勒出香包的发展史和制作工艺,展示了马庄中药香包的制作工艺和历史。
深厚的精神底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村集体出资购买了西洋乐器,成立了苏北第一个农民铜管乐团。后来村里又组建了锣鼓队,民俗表演团,村里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里,村民们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和生活情趣,朴实、热情的特质也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血液中,村民们团结一致的信念在马庄村每一次的变革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队员们等船时,一个工作人员和一个游客在认真地讨论着潘安湖的管理,对比之前政府管理时候的效果和现在恒大企业管理时候的效果。在讨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神采奕奕的脸庞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队员们在马庄村委会参观时,身边的几个公职人员在讨论一些村里的商品销售的问题,气氛热烈,每个人都在认真参与,完全没有一点应付差事的敷衍。还有忙碌但热心指路的服务员,等车时担心我们被蚊子咬出来相邀的工作人员,每一个村民都把家乡的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情,为家乡的建设做出努力。
从当初的煤灰飞扬,再到如今的山明水秀,如今的贾汪区令人向往。被誉为“华夏文明一枝花”的贾汪区离不开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调研队此次对贾汪的调研,让大家对贾汪区的振兴之路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马庄村积极向上团结的精神感到敬佩与动容。也希望贾汪的经验能给其他煤矿塌陷区带来一些启示,走上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振兴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66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