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来年,剪刀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商息息相关,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剪刀也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含义。社会团队专门前往剪刀博物馆进行参观,现场展出许多罕见的剪刀类型,有以体积大夺人眼球的,也有走精致路线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国内知名的剪刀老字号,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西方剪刀套件。
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最早的剪刀没有任何附件,整个剪刀自成一体。中间没有轴眼,也没有支轴,只是把一根金属条的两端锻成刀状,磨出锋利的刃,然后湾成“8”字。这种剪刀不用时自然张开,使用时,一按两端刀刃,就能剪断东西;一松手,剪刀刃弹复原状,就像现在的摄子一样。
随着时代发展,剪刀也在不断变化。国外的剪刀套件,精巧程度不亚于一件工艺品。有些更是融入了高难度的艺术创作手法,如在玻璃面上反向绘制法式建筑,为套件平添几分法兰西风情。进入馆中,最吸引人的是那银光闪闪的张小泉镀铬剪刀,它高113厘米,宽58.5厘米,厚9厘米,重24.5公斤,目前国内最大的可使用剪刀。
小剪刀有大学问,张小泉传统制剪工序中有两项精湛独特的制作技艺历经磨练被延续下来,一是镶钢锻打技艺,造剪一改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并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制,经千锤百炼,制作成剪刀刃口,并用镇江泥砖磨削;二是剪刀表面的手工刻花技艺,造剪工匠在剪刀表面刻上西湖山水、飞禽走兽等纹样,栩栩如生、完美精巧。
选用优质中碳钢镶嵌锻制刃口,经过72道工序制成。其“钢铁分明、磨工精细、剪切锋利、开合和顺、样式新颖、手感轻松”的特点,一直为人所称道20世纪50年代,生产一把剪刀是在“一只风箱一把锤、一块磨石一只盆、一把锉刀一条凳”的简陋条件下经过72道工序才完成的。随着冲压、注塑工艺的大面积应用,传统的工艺逐渐被遗弃,即使是仍在采用的几道传统工序,也只有退步,没有进步。众多制剪工人年事已高,无法亲自操作。致使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出现传承断档,如今能够从头至尾完成所有工序的制剪高手已不复存在,张小泉剪刀锻制工艺急需抢救、恢复。
刀主要用于切削裁割,但对切割棉麻丝毛之类的细软之物则会感到不便。当人们在实践中用两把小刀相对而切,剪刀就产生了。与单边施力的刀不同,剪刀是一种通过双边共同施力于刃部将物体分割开的切割工具。剪刀虽然没有在战争的舞台上扮演过叱咤风云的角色,但剪刀的发明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在修剪须发、剪剩羊毛、剖剪鱼禽等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了其他工具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剪刀的发明是人类工具史上一个重要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68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