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在12个不同的地区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的调查、走访,来看看我们的一天吧!
晨起,当第一缕光线照进我们共同的大地时,陆陆续续的我们就出发啦!队员们昨天晚上就提前打听好了垃圾车到达的时间,今天一大早就起来啦!精神抖擞,兴致勃勃的去采访一下收垃圾的叔叔。我们的队员有乡村的,也有城市的,同样也有在上海市的队员,让我们团队充满了不同。这就代表了我们进行垃圾分类调查的地点有普及度较低的,普及度较高的,最先普及的。这就让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按照出发前商量好的,队员们出发前,提前在群里报备,自成一线的“出发啦”表情包让新的一天充满了温馨。上午,每个队员各自在各自所属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走访,路上散步的大爷大妈、小店里的老板、玩耍的青年儿童、居委会、环卫工人,都是我们的调查对象。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不难发现农村中的大部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相关了解知之甚少,稍微有一点了解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电视,当地政府也没有进行过多的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同时农村不具备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但是我们得知最近几年里政府对于农村环境卫生的改造提升有着很多的具体实施,让村里的卫生环境较四五年前有了较为巨大的改变。居民统一缴纳卫生费,安排工作人员每两天驾驶着垃圾车来对每家每户的垃圾进行收集集中处理,这样一来以前村子里的垃圾堆放处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从前在街边的垃圾堆放点变为了统一的绿色垃圾桶,道路两旁也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让人看起来也是心旷神怡。有风的天气垃圾不会在街道上飞舞,夏天也不会有很多苍蝇和异味。
而在城市调查的队员,同样也得出了不少的结论。上海,作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边缘地区垃圾分类效果也不是那么的理想。可能是由于懒惰、没有时间,垃圾分类无法做到如政策里所说的那样严谨,干湿垃圾很容易混放,没有“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之分,仅仅只有干湿两类之分。可能是由于偏离市中心,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更深入的调查才能得知。而其他城市地区的队员们,根据调查发现,有的地方虽然拥有了基本的分类垃圾箱,而居民前期也进行了垃圾分类,都是由于垃圾被垃圾车收走的时候,仍然是四个垃圾桶的垃圾混到一起运走,导致居民对垃圾分类热情大大下降。
不难发现,经过一天的调查走访,大家的收获满满。而垃圾分类所需的基础设施完善情况有待加强,垃圾分类意识也有待改善,垃圾分类还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7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