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早9:00,我们再一次重游王村口师部旧址后,启程前往大柘泉湖寺,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
走过宏济桥、蔡相庙,在古镇弄堂里穿行,循着记忆,就来到了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程氏古民居),推开那扇古老笨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四合小院,小院里花鸟虫鱼雕刻的装饰,将记忆拉回了那个烽火燎原的红色年代。整个建筑的结构也经过巧妙地设计,方便共产党员在遇到国民党围追堵截的时候快速撤离。


随后我们坐车离开,启程前往大柘泉湖寺。抵达后发现大柘泉湖寺有位高龄84岁的老爷爷,他是这里的管理员,叫朱宗鹤。身为老党员的他,每天都会唱着国歌,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神情肃穆。从2003年7月1日起至今,朱宗鹤爷爷一个人的升旗仪式已经坚持整整17年。5400多个日夜轮换,即使国旗换了23面、旗杆换了2根,升旗、降旗的动作重复了1万多次,五星红旗依然准时在泉湖寺的上空升起。同时朱爷爷还告诉我们县委交通员高学祥打扮成轿夫,通过打通轿杆(毛竹)的竹节,然后装进米或盐抬进山区,送给游击队。更令人敬佩的是在冬天的时候,他把自己身上的棉袄和盐一起放水里煮,晒干后穿上。到了游击队的驻扎地,他脱下含盐的棉袄又一煮,最后他把盐水蒸发变成了盐。
历史教会我们学习,时代教导我们传承,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感激前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誓将时刻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内涵和核心,真正做个有温度、有内涵的好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74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