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历史的门扉,找寻昆水河畔的那一抹古珍。相传很久以前,桃奉村名为马庄,是马姓在此建村而得名。有年严冬,村上有一孝子之母重病,想吃鲜桃。可季节已过,已经没有桃子了。孝子奉养母亲心切,于是,他便往祖师庙虔诚叩拜,祈祷祖师显灵。神感其诚,令村东桃园里桃树开花结果。孝子摘下仙桃,献奉母亲,母亲吃罢桃子,含笑而终。村民对孝子的大孝大爱极为敬仰,将马庄村名改为桃奉以示纪念。民国时期,叶县国民政府在此设立怀远镇,亦叫桃奉镇。
桃奉古镇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这里有三多,即寺庙多、景观多、故事多。为了了解桃奉村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考究桃奉村历史古寺遗迹,7月4日下午,平顶山学院赴叶县助力脱贫服务团调研志愿者人员在调研组长周钦天的带领下对水寨乡桃奉村孤佛寺、祖师庙、龙泉寺、胡世杰烈士墓等古迹展开了调研工作。“我们村里有好几处寺庙古迹,都有许多年历史了。”桃奉村的村民宋叔叔告诉调研志愿者。
村民向志愿者讲述遗迹 摄影 谭运柏
兴衰祖师庙
调研过程中,志愿者们偶遇了一位87岁的桃奉村村民董爷爷。“我家祖孙五辈都在这住,可以说经历了这祖师庙的兴旺衰败。祖师庙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从雍正年间重修、光绪年间重修,但是后来经历文化大革命造反派的破坏,现在寺庙墙壁上只有这些残存的砖雕了。”董爷爷说着,拄着拐杖的手颤颤巍巍的指了指略有残破的祖师庙的墙壁。董爷爷告诉志愿者们解放后祖师庙被改为水寨乡卫生院桃奉门诊部,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就被桃奉村卫生所占用了。后来卫生所搬走之后,因为没有人管理修缮,现在祖师庙房屋已经残破不堪,墙壁上只有一些残留下来的砖雕,在庙中现存三通石碑,碑上的碑文仍旧依稀可见。祖师庙虽已荒废,但留下的历史印记却是抹不去的。董爷爷说“我在这住了一辈子,跟这里,有感情!”
古韵龙泉寺
随后,调研志愿者一行人来到了桃奉村新村,找到了桃奉村支部董书记,他告诉志愿者们,“龙泉寺遗址现在在桃奉小学内部,紧邻灰河,一共有三间大殿,东西厢房各三间,也是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经查阅资料,龙泉寺于咸丰八年(即1858年)重修。解放前,寺内原有和尚5人,每逢庙会或每月初一、十五日,香客络绎不绝,寺内香火旺盛。解放后,寺院被桃奉学校占用。2000年以后,学校搬出龙泉寺,现在因年久失修沦为危房。跟随调研人员的脚步,志愿者来到龙泉寺遗址,大殿前两根石柱上还留有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前来调研的志愿者苗若凡感慨道“这个寺庙虽然破旧了些,但是那种历史的厚重感还是能感受得到的,相比祖师庙来说,龙泉寺遗址要显得更为庄重一些。”寺庙上的每一处痕迹都记录着历史的进程,不论是每一块残缺的砖石,还是每一寸落满灰尘的土地,都是历史走过的见证。
庄严烈士墓
调研返回途中,经桃奉村支部书记董书记介绍,志愿者们找到了位于灰河北岸的“胡世杰烈士墓”,大约十平米的墓地虽被杂草掩埋,但那块新立的墓碑却透漏出庄重与威严。据调查了解,1947年8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队从桃奉路过,正遇上灰河水暴涨,班长胡世杰渡河中不幸遇难,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地乡亲把他安葬在灰河北岸。据悉,胡世杰烈士系湖北人,后来,刘伯承部队一一团长王振曾在这里查询悼念。1956年叶县县领导高振山、史旺生为了纪念这位烈士,命桃奉学校给胡世杰立一石碑以示纪念。2013年当地人为其重新立了一块新碑,旧碑现存放于桃奉小学内,碑文已经模糊,字迹难辨。“看到这个烈士墓碑,心里面突然就多了一份庄严的敬仰,觉得这次调研,收获颇多。”调研组的一位志愿者这样说道。
下午六点左右,赴叶县助力脱贫服务团调研志愿者们返回桃奉小学,调研组组长周钦天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此次调研的展开主要是想了解桃奉村的一些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今天去了好几个地点,有的遗址还在,有的已经被掩埋,但是经过村民们的热心介绍,我们也了解了不少关于桃奉村的历史发展底蕴,收获还是很可观的。”
当美丽桃奉遇上厚重的古寺人文历史,带给人们的不只是映入眼帘的震撼,就好像在这里生存一辈子的百姓,他们时刻记得桃奉村的发展历史和背景。昆水河畔,广聚古珍,想必,这方囊括厚重历史的土地,一定会在时代的发展之中显得更加大放异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