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西特委在家乡的红色记忆

来源:浙江大学云峰学园 作者:杜承深

浙西特委在家乡的红色记忆

云峰学园“乘红船各抒己见,访旧址忆苦思甜”暑期社会实践团

(通讯员杜承深)

今天,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我们浙江大学云峰学园赴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嘉兴市南湖区、宁波余姚市“乘红船各抒己见,访旧址忆苦思甜——重温不朽的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的红色实践历程也走入了后半段,经历嘉兴南湖与余姚四明山的游历调研,我们最终回到了我们团队成员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以加深对自己家乡的红色记忆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结尾,此行我们前往的是位于女埠的中共浙西特委纪念馆。

纪念馆的位置并不偏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在当地几位道路保洁阿姨的热心帮助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纪念馆所在。与我们当初的想象不同,中共浙西特委纪念馆并没有大张旗鼓地额外再建造一幢醒目的建筑,它就像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高人一般,藏在市井之中,藏在古色古香、颇具当地特色的建筑群中,若不是门外“中共浙西特别委员会旧址”的黑色标识以及右边金光闪闪的各类教育基地认证,否则真容易将其当作是一座普通的旧时民宅。

小心翼翼地迈过门槛,进入一片绿色装饰的园中,左边有一组以前用来研磨面粉用的石磨,将这方小院点缀的更加幽然,而正对门的便是一栋别具当地特色的青砖白墙黑瓦的建筑,门框上方的一块石板则点名了他的地位——中共浙西特委纪念馆。

场馆内部一改外面古色古香的风格,是及其现代化的,在炎炎夏日还有凉爽的空调加持。游览学习的人不多,间或能够见到几个家长与孩子进来铭记这一段历史。在对场馆内格式文字、图片资料以及馆藏文物进行细致的调查之后,我们收获良多。

其实身为兰溪人,我一直不知道生我养我19载的地方曾经在革命期间做出过如此重大的贡献,也从不知道浙西特委身为浙江省委在省内建立的第一个地区性党组织,在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诸多血与火的考验中做出过如此巨大的贡献,对此真是感到即惭愧又自豪,惭愧在自己一直对这可歌可泣的历史的不了解,自豪在自己的家乡曾经也在浙江的历史中扮演过具有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角色。

纪念馆内内容大致从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立新的方针,浙西特委成立开始,沿着时间顺序,依次走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各种包含着当地群众在革命过程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发动的起义以及对烈士的介绍与缅怀,像一些“武义除霸运动”“永武联合暴动”“兰溪秋收暴动”等武装革命,确确实实让我对地方史大开眼界,更多的则是对自己流淌传承的红色血脉的自豪。

提到浙西特委就一定要提到他的一把手——卓兰芳先生。尽管在兰溪待的时间并不久,只有两个多月,但他对浙西特委的建立、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很快他就为更大的使命调往了杭州,但是他也因此而牺牲。虽然死得光荣,但是终归让后人留下一声嗟叹。

出门右转又是一处别院,院内摆放着整齐的桌椅,想必是旧时的私塾,门外的“乐英高等小学”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屋内另有两厅,一厅中拜访的积灰的长桌与凳子,以及墙上挂着的介绍,表明了这里就是浙西特委成立的会议地址,我们有幸得以进入参观;另一侧的厢房内,古时的木床、桌椅,以及一面小小的铜镜,外面墙上的介绍告诉了我们这里就是卓兰芳先生在兰溪进行50多个日夜的革命的休息的地方,看着这一简洁而又庄严的地方,我的思绪不禁飘向远方,感慨万千。

革命尽管已过去近80年之久,但是革命过程中所绽放出的红色精神将会被一代代流传,将会永存,或许,这就是兰溪入党宣誓会选在此处的原因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沿黄社会实践队成员传承乡村振兴的青年使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为家乡代言,引领黄河流域的新风尚

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相较于经济前卫区域,黄河多是以朴实无华的农耕闻名,更是孕育了华夏文明,乃中华文明之源。我们希望通过线上推广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尽大家的青年之力……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响应国家政策,沿黄社会实践队密切关注特色助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中,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实践队的线下调研也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发挥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沿黄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俗语称其为“母亲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朴实的人民创造了哪些特色呢?我们将陆续跟随“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用特色助农推动经济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此过程中,黄河流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重要地段。如今,结合时代发展,各地人民通过网络宣传、直播展销、结合“农……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西邵红杏、吴坝大蒜

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的推进,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河南人民逐渐的脱贫致富,尤其是乡村。可惜天不随人愿,前几天的一场大雨,使许多地区……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吴坝油桃、台前西瓜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7月下旬,中原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强降水,演变成了祸及多地……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沿黄社会实践队调研陕西板栗红薯、内蒙沙漠西瓜

直播经济对于缓解农副产品难卖情况、促进农民增收和助力产业发展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阿里、京东、抖音电商为代表的电商平台纷纷在乡村开展新农人培训,通过人才…… 水利学院社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最多跑一次”,跑出余杭加速度
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实践服务团队再次出发,前往余杭区市民之家展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的调查。团队来到余杭区市民之家,导办人员介绍说,余杭区自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
探寻中国家乡工艺——木雕
我的家乡是东阳,最有名的当属东阳木雕,今天我们实践小分队就来到了杭州的木雕博物馆,探索木雕的独特魅力。东阳木雕因产于浙江金华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
青春助改革,“跑改”惠民生
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实践服务团队再次出发,前往余杭区市民之家展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的调查。余杭区市民中心率先建成了浙江省首个不动产综合受理平台,有了这个平台,打…
重庆师范大学个人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第六天流程
重庆师范大学个人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活动第六天流程2020年7月18日,这是活动的最后一天,今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迎来了汇报表演。早上8点10分,9名队员到达教室,引导到了的学生和家…
一窗即受理,服务零距离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民之家,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的调查,并受到了监察管理科葛科长的接待。团队来到余杭区市民之家,负责引导的工作人员热情迎接并引…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志愿服务队2020年暑
乘风破浪,砥砺前行——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情归吾乡”志愿服务队2020年暑假“三下乡”系列活动(六)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8日(通讯员程妍琳)2020年7月18日星期六八点半,小朋友们安静的在教室…
政务整合来受理,市民之家集中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来到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民之家,开新一轮的“最多跑一次”实施效果和民生满意度的调查,并受到了监察管理科葛科长的接待。上午9点30分,团队成员抵达市民之家,团队成功…
余杭市民之家:最多跑一次 推陈出新
为探寻余杭区市民之家在跑改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奥秘,学习余杭独特经验,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二团八队于7月17日赶往位于临平的余杭区市民之家,对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问和对大厅市民进行关于满意度…
我国针对垃圾分类的态度
重要体现垃圾分类是当下制约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也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再利用困难的根源之一。近年来,我国正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特别是2019年,上海市率先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余杭市民之家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于7月17日来到余杭区市民之家,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成效和民生满意度。余杭区自开展“最多跑一次”以来,紧紧围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