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传统手工工艺风筝的相关文化,浙江理工大学传统文化实践团队六团七队全体成员前往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体验风筝制作的乐趣。
从博物馆的大师工作室了解到,风筝制作极为极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首先是制作竹篾。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刀将竹篾破开到适当的粗度。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所以如果竹篾太粗,会拉破纸张。然后是扎骨架,选择笔直的三年生桂竹,将竹剪成四至五毫米见方的长条形竹筋,用刀削成适当粗度,然后用小锯一一锯成所需长度开始扎架。有时弯曲部分须用蜡烛或酒精灯加以熏烤,竹筋受热后,执竹两端,双手稍加用力使其弯曲,待其稍冷却后再松手,否则竹筋会自行弹回。捆绑竹架应自中央主干部分着手。立体几何形态的风筝有时可做成很多单元形状然后再黏合在一起。扎架以前,最好在所有竹筋预定扎接处用尺量准做出记号。扎架完毕后,检查各处是否对称,如有需要,用线绷紧,以防骨架变形。
进入纸糊阶段,将纸比照骨架的形状先用铅笔轻描轮廓,在各边预留出一厘米左右的边缘,然后按此边裁剪。糊纸时除将纸边涂抹糨糊外,竹架部分也应该稍擦糨糊,然后互相粘接。有些软面风筝,如蝴蝶、蜻蜓等造型的风筝,其翅膀边缘无竹条,可将纸边涂糊后予以折边,折边内的折叠处,如再粘一条细线在内,则使纸边更加坚固不易撕裂。制作中、大型风筝有时需要裁剪数块纸,一一粘在竹架上,如果某块面积较大,可裁出两厘米宽的纸条,糊在背面的竹条或拉线上,这样在施放受力时,纸面不致被风鼓起。最后绑拴提线就可以试飞了,选择适宜的施力点绑拴提线,视骨架结构情形系一根或两根以上提线。风筝的丝线可以选用牛皮线、棉线、下班线等。
试飞时可根据需要更换提线位置及长短。如仍未能顺利飞升,可视情况变更部分结构,或将竹筋削细调整受力面。经多次试飞及修正,直至风筝可平稳飘浮于天空为成功。试飞成功后可开始敷色。如果试飞前即将颜色涂好,若试飞有问题再修正时会破坏已着色部分。经过复杂的多个步骤,风筝才算正式完成。
在了解中发现很多风筝都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大多数风筝的创作都将神话故事、花鸟瑞兽、吉祥寓意等表现在风筝上,从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文化。
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改变,放筝的习俗已逐渐淡化,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这项宝贵的民间手工艺也正慢慢被人们所遗忘。当代风筝制作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问题,急需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