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字、排版、上墨、印刷”,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现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传承古法,依靠一套口诀口耳相传,是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团六团九队来到了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文化村,探寻木活字印刷的传承。
步入村中,看到摆列整齐的一个个古色古香的老宋体字模,闻到宣纸上飘着的淡淡墨香,时光仿佛一刹那间倒流八百年。走进东源村变可以看到地标性建筑——木活字印刷文化展示馆。展馆的一楼是中国印刷史的介绍,团队见证了印刷术波澜壮阔的发展,从北宋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开始,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它为团队展示了人类历史上无法复现的奇迹。那沉默无言的印章和模具,回荡着中华文明古老的回音。登上二楼,团队了解到瑞安木活字印刷的历史,它得益于浙南地区对宗族文化的重视,依靠谱写族谱的使命感使代代东源人传承着这项技艺。正因为家族氏的传承,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完整的承袭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在历史长河中至今绵延不绝。
水声潺潺,鸟声清脆,溪流伴着古道蜿蜒,木活字印刷和这里的人们已默默将古老文明的火种传承千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