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城乡垃圾分类宣传篇开幕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作者:“乡之风”社会实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暑期社会实践队

2020年7月1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将在不同的地区展开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今天是我们拉开宣传活动的第一天。

清晨,小雨淅淅,并不影响我们出去宣传的热情。在经过了三天的调查走访后,我们在前一天的晚会上进行了总结,并对接下来五天的工作做出了简单的规划分析。按照惯例,我们出发前要在QQ群里进行行程的报备,美好的一天就又开始了。打开电脑,首先将昨天写好的新闻稿向各大网站投稿,以便对我们的活动进行一个宣传以及督促。登上问卷星,查看一下过去三天的问卷调查结果,导出一份完整的结果,以便以后的分析。农村宣传是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打算通过拍视频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洗了一个香香的澡,摆好手机,录出一段视频,上传到微视、抖音、微博等各个平台上。通过求助朋友,让同学、朋友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宣传中去,同时,视频的点击率以及播放量也是宣传垃圾分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当我们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思想,垃圾分类就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更多的垃圾被我们利用起来,地球就会更加年“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0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艰苦童年,拼搏中年,辛勤晚年” ——专访优秀共产党员戚志明
“我生在湖堤、长在湖堤、工作在湖堤,对湖堤村有着深厚的感情。退休之后,我只想尽自己的一点力,为村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戚志明说。优秀共产党员戚志明,自1958年加入教师队伍,1965年入伍,1968年在部队…
心牵教育,情系彝乡
为响应国家“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号召,7月17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下乡”暑假实践队以“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方式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助力孩子们精神…
“助力扶贫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
7月18日早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助力扶贫志愿服务队”成员焦彦举来到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环翠峪陈庄村实地开展助力扶贫工作。在与村民的谈话中,陈庄村的村民表示出了对助力扶贫工作的热烈欢迎,并且…
生命教育进校园,保驾护航促成长
近日,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暑期实践队“护航计划”正式启动。在各队员的协同努力下,启动仪式、团队培训以及线下工作等均在有序进行中。会议期间,队长首先讲解此次活动的调研方法与技巧,重点强调实践…
坚持“两山”路,看余村点绿成金
坚持“两山”路,看余村点绿成金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
传承红色文脉,牢铸爱国主义
7月16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彝乡云支教实践团为凉山州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的部分学生带来了一堂以“红色文脉跨山海,爱国情怀启未来”为主题的实践课。本次课程旨在让当地学生从历史中寻找爱国主义精神…
用“两山”理念做指导,把精准扶贫做到位
用“两山”理念做指导,把精准扶贫做到位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
看余村蜕变,学“两山”理论
看余村蜕变,学“两山”理论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生。…
从矿之殇到美之富,科技让安吉余村大变样
从矿之殇到美之富,科技让安吉余村大变样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
寻访“两山”源头,争做时代先锋
寻访“两山”源头,争做时代先锋为探索“两山”理论足迹,寻找“两山”理论实践样本,7月1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团十一队来到安吉余村第一家农家乐——春林山庄,并有幸采访了春林山庄的主人潘春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