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巴乔民俗博物馆 助力非遗民间传承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作者:刘文谨/文 严晓霞

为深入了解三川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三川地区土族服饰文化,彩虹部落探寻小分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海山老先生的介绍之下,于7月19日来到了巴乔民俗博物馆,体味土族文化底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巴乔民俗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民主村,占地面积达500余平方米,根据收藏物品的用途不同,分为“红色记忆”“民族风彩”“五味杂陈” “匠心”“不忘初心”等7个展馆。博物馆收集陈列着2万多件农耕时代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土族传统服饰等,并进行了清晰地分类。通过老物件的收集整理,在留下历史和文化的同时,也留下了浓浓的乡韵味。

巴乔民俗博物馆主要突出农耕文化,汇集老农具,还原老生活,传统的农耕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琳琅满目的农耕工具、设计巧妙的土族饰品、一件件久远的实物珍藏,都在轻声诉说着充满土族烙印的农耕记忆。

谈起建立博物馆的初衷,博物馆的主人乔吉福回忆道:“刚开始只是为了收藏土族刺绣品、服饰、头饰,后来看到了许多随着岁月流逝的旧物件被人们扔在不起眼的角落,觉得特别心疼。”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收藏的品种越来越多,直至足以建起这座民俗博物馆。乔吉福表示,筹建土族民俗博物馆是想把快乐分享给村民,也希望通过民俗博物馆传承和发扬土族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土族,关注土族文化。

庄廓的堂屋名曰“不忘初心”。这是一间传统的土族居所,中堂为八仙桌、太师椅;东侧为满炕,与窗户相对的一侧摆放着两个青海传统的炕柜,上面更是整齐地摆着一些方方正正的绣花枕头,充满了土族韵味,还有一个印有“民族大团结”字样的火盆,吸引了不少人的眼光。

庄廓的西厢房为红色记忆馆,馆内的一面墙上挂满了各种类型的毛主席纪念章,还有毛主席各个时期的摄影、画像应有尽有;多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令人眼花缭乱;还有一台尚可播放的老式电影机,以及《地道战》《东方红》等红色电影胶片……当你看到这些,就仿佛置身于红色的海洋中,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东厢房则最为惹眼,这里被唤做“民族风彩”,里面陈列的是土族各类服饰及头饰,有土族最早的皮鞋、传统服饰、衣兜及精致的绣品等。“凤凰点头裙子飘,三寸金莲显婀娜。”这里的“凤凰点头”指的是土族头饰的一种。

巴乔博物馆是文化的沉淀,推开紧闭的木门就像走进另一个岁月,铜门环上的斑斑锈迹,如一段残存的梦痕。木格子窗户是一栋房子的眼睛,透过他似乎能感受老房子的灵魂。原木的颜色,原木的框子,一道道细细的木纹,散发着树木的清香,朴素而古旧。窗边上依然挂着一盏生锈的马灯,温暖的阳光从屋顶的亮瓦上照射下来,窗边的故事也就渐渐温暖起来。岁月变迁,让绝大多数旧式的农具慢慢消失了踪影。但在巴乔民俗博物馆里,这些被淘汰的农具汇聚一堂,组成了另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它所沉淀的,不仅有旧时生活的智慧,更有一股浓浓的乡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1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消防安全零距离,筑牢校园“防火墙”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消防安

为普及防火灭火知识,提高消防技能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突发事件来临时,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保证学生的安全。7月12日上午九点…… 梁明曦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资助政策下乡行,深入基层知民情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三下乡调研活动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暑期赴茂名市电白区七迳镇米粮村于7月8日正式开始实地调…… 黎子琳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探新路,知识进一步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辖区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引领走近科学,开阔青少年眼界,激发辖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2023年7月7日下午,岭南师…… 苏诗婷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蒲公英”的约定,童心向未来——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

2023年7月12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蒲公英的约定,童心向未来”文艺汇演在茂名市电白区七迳镇米粮小学圆满落幕。米粮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们出席本次活动……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保持学习之心

听课,是教师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听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 胡非怡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学生安全,事关你我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学生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现在正值盛夏,水上活动逐渐增多,溺水事故时有……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在实践中进步,记第一次给学生授课

今天是我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第一次授课,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小朋友们进行授课。不同于以往小组作业的授课,小朋友们真的活泼好动,这是大学生身上所不具有的。尽管自己已经在上课之……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趣享运动,携手成长 ——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举办“运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相关规定。2023年7月9日下午3点,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茂名市电白…… 何晓杰 梁明曦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乡小风”的宣讲会
“乡小风”的宣讲会——华水环工“乡之风”社会实践可回收垃圾有那些呢?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推广的过程中,不少居民发出这样的疑问,因此,“乡之风”社会实践队决定开展“可回收垃圾”宣讲会。可回收物是指…
探访巴乔民俗博物馆 助力非遗民间传承(西农)
为深入了解三川地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以及三川地区土族服饰文化,彩虹部落探寻小分队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海山老先生的介绍之下,于7月19日来到了巴乔民俗博物馆,体味土族文化底蕴,感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政策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
垃圾分类入乡,建设美丽乡村
垃圾分类入乡,建设美丽乡村——华水环工“乡之风”社会实践对于乡村居民来说,垃圾分类对他们有很高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居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因此需要我们耐心向他们讲解相关知识。在…
关于垃圾分类的中国法律你知道吗?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于垃圾分类的中国法律你了解了吗——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还是采用混合收集的方法。在居民区一般都建有专…
乡村卫生节节攀升
乡村卫生节节攀升——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调研队”2020年7月16号,今天“乡之风”社会调研队继续进行调查阶段的工作,以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重点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情况为调查中心和主要任务,…
垃圾分类走进乡村
垃圾分类走进乡村——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风之乡”社会实践队2020年7月16日,由于疫情原因,我们的实践队伍采取“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新模式,队员们吃过早饭后在群聊中互相加油鼓励,之后就纷纷开始了各地区…
“使命在肩,奋斗有我”——沁心实践队线上实践活动感悟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
积极建设并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乡之风”社会实践队今天给大家普及一下政策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五部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
西农学子走访蚕茧养殖基地 问卷调研周边村镇
【暑期实践育人】走访蚕茧养殖基地问卷调研周边村镇作者:赵家悦宋美文/文张淇瑞邢杨汾/图来源:赴阳城县蚕茧技术产业调研团7月18日,西农动科学院的赴阳城县蚕茧技术产业调研团开展了当天的实践活动。在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