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日,我再次踏上了这片久违的土地,凉山洼取。
去年盛夏,我初次走近这片土地。从以前断断续续的了解中,“思想贫瘠、固步自封、产业颓废、得过且过……”好像自动贴印一个标签。出发之始,我的心中始终充满了忐忑,踏出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担忧满怀。然而当洼取壮美的风景、扶贫队员热情的招待、洼取村民真挚的彝族礼节问候扑面向我奔来的那一刻,所有的顾虑均已烟消云散。再无传言中的“穷山恶水、痼疾难驯”,呈现在眼前的是热情洋溢、蓝天白云下的淳朴民风和努力改变和发展的新气象。而我更愿意相信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它终将以更加崭新的社会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
在从洼取返回的一年里,从各方的信息来往中,我了解到洼取村的面貌在一年中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上好奇与期待,我再一次整装出发,重新踏上当时仅那匆匆一瞥的凉山洼取村。
到达洼取的首日,村长及扶贫工作队员在村委会热情地款待了我们。菜是队员们省下来的,汤是酸菜汤,一如往年。去年,村委会是两间小平房,而今年村委会已变成两层小楼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场浩大的脱贫攻坚战中,新的村委会既为乡亲们提供给了固定的服务场所,也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作地点,一切都是为了服务群众、努力攻坚,将洼取带上快速前进的新时代列车。
如果说白天的洼取能让我惊叹于这里的青山绿水与云卷云舒,那么夜间的洼取带给我便是震撼与感动。从村委会沿柏油路往上,太阳能路灯将沿途照亮,耀眼的“星星”点亮了整个村子,更像是点亮了与世界的通路。从海拔3100余米的山岭上看新居,恍若桃源,更似心中向往的璀璨,洼取的夜间从此不再孤寂冷清。彝族人家也在星光与灯光的交织中,或闲扯家长里短、或专心纺线织衣、或群商牧牛放羊、或静静看书作业……每有驻村工作队员路过,村民总是不约而同地微笑招手。即使语言不通,我也深深感受到村民充满了对工作队员的感恩,感谢他们两年多的陪伴与努力。
沿着柏油路继续往上,去年路边的黄土房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整洁干净的易地搬迁安置房。泥泞的院坝、凌乱的家居、昏暗的黄色灯光、污垢不堪的厨具消失了痕迹。入眼处是崭新的沙发、电视,规范干净的客厅和卧室,洁白透亮的灶台……当然,还有笑逐颜开的一张张笑脸。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流水也向我们欢唱着希望的序曲。
下山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才能够让曾经一个如此贫穷落后的地方变得这样的干净整洁、生机勃勃?“我们背井离乡来此三年,一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在通往小康的路上绝不落下一村一户一民;二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与善,彝族人民是质朴的善良的,他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同行的工作队员的陈述让我愈发的明白“国家”“信仰”与“善”的真正含义,虽是短短三个词,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行程的末尾我们为彝族小朋友分享了学习的经验与大山外的世界,这点燃了他们心中早已沉寂的一个火种。那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向我述说着他们的梦想,一句句稚嫩的话语流露出对大山外世界的向往。突然之间,我们感受到,小朋友们有理想,那他们的世界就有希望。愿这团火苗越烧越旺,在未来的日子,他们会一步步完成心愿,一步步弥补最美的残缺。
当时间再一次指向归程,回眸,我望见的,是他们的不舍,是他们的渴望,是一句句的欲言又止,是一道道热切而又坚毅的目光。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出身并不相同,所处的环境也各有差异,然而对受教育权利的拥有,对大千世界的蓝天白云的向往却是相同而坚定的。也许在消除差异的路上外力仅仅绵薄,但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这粒种子定会茁壮成长,冲破层层阻碍,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些许的晨雾依旧萦绕在这宁静的村庄,静待着初生的第一抹朝晖。我想,当云雾彻底散去之时,洼取村便不再是曾经的洼取村,那几位小朋友也会迎着“阳光”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了吧。洼取,咱们有缘再会。
窗外,一阵让我们不舍和眼角湿润的声音传来:
“哥哥姐姐,你们还会回来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