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探访了紫阳街的岭根草编店。小小的一家店,摆满了各式草编的帽子、蒲扇、篮子等等工艺品,做工精细,实用性极高。小店里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在这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一丝清爽。
岭根草编是指流传于临海岭根村一带,用江南特有的、当地农民普遍种植的灯心草为原料,以手工编织成草帽、蒲扇、草篮及草鞋等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在2012年被列为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南宋时期纂修的《嘉定赤城志》载:“(灯心草)江生者为淡草,近海生者为咸草,土人以为缆、为席、为履。”又(灯心草)泽地丛生,茎细圆,可为席”。可见,最晚在南宋期间,临海一带就有灯心草种植,并且用于编织草绳、草席等日常用品,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民国时期的《临海县志》也有相关记载:“本县是著名的‘台州凉帽’的主要产区。加上岭根一带四面环山,地处沼泽,山边水田非常适宜灯心草、龙须草等草类植物的种植。故此,岭根的灯心草种植与岭根村的村史同龄。历史上,岭根村的妇女都是从小利用农闲时跟母亲学习编草帽和蒲扇,草编的技艺也是代代传承,目前最年长的草编传人已有九十多岁。
在建国以前,岭根的草编行业就已经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新中国成立以来,草编成为了家家户户的主要副业,成为了老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化,传统工艺遭受了极大冲击,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岭根的草编产业不断被弱化,从事于编织的人员也急剧下降。草编队伍的年龄结构偏高并逐步老龄化,这些都成为了阻碍岭根草编发展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产业能止步于此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文化传承生生不息,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文化,传承文化。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岭根草编,临海市组织了专家学者以及非遗工作者,对岭根草编的资料进行了搜集、记录、整理。以保护传统文化的眼光着力提高岭根草编的知名度,培育与发展编制人员。预期通过5-10年的努力,使传承队伍不断壮大,老、中、青分布合理。在大家的努力下,岭根草编从业人员的编织水平不断提高,传承人郑仙红也创新出了包括灯罩、花瓶、包等新式草编作品,岭根草编这一优秀民间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6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