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实践团队分别以苏州、常熟、昆山、张家港为分队采访各地村委会退休干部,同时也采访了苏州的一位退伍老兵,了解近些年来家乡的变化。7月8日和7月16日团队成员分别在苏州和常熟某社区面向小朋友开展家乡文化和理想中的家乡小课堂。
为了更好的帮扶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鼓励大学生返乡发展作贡献,近年来“启航计划”“百校万岗”“凤还巢”等计划的实施力度愈发强烈。在“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指引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实践团队共组织20名居住在苏州本地的同学,围绕“返家乡、为家乡”的主题展开社会实践,采取不同的形式向不同的人了解家乡,争取为家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娃娃抓起,发扬家乡文化
7月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实践团队常熟分队的成员来到张坝社区,为孩子们开展家乡文化小课堂,向孩子们介绍家乡的风景文化、美食文化。被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常熟拥有5A级沙家浜风景区,孩子们纷纷表示自己都曾去过沙家浜感受红色文化。当提起到常熟美食叫花鸡、桂花糕等等,孩子们更是兴致勃勃,纷纷举手表示自己品尝过这些特色美食。
从退休干部了解家乡的变化
7月6日-7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实践团队分别对苏州、常熟、昆山、张家港四个地方的村委会退休干部进行了少则三四分钟、多则十几分钟的采访。其中,常熟的退休干部表示近年来常熟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的城区道路多为小街小巷,现在已是纵横交错,高架也在持续建造,前不久刚通车的常熟站也代表着常熟铁路的发展向前进了一步,与外界的交流更加紧密。几十年以前,古城常熟是那样的落寞与苍桑。常熟市里破破烂烂的老房子随处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常熟城里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鳞次栉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早在八十年代,常熟就认识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重要性,对尚湖进行退田还湖,恢复其湖光山色的本来面目。经过此后的不断建设,如今的尚湖,早已成为集休闲、游览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让广大市民一年四季都有青山绿水作伴。
半盏烛灯经年风霜,皓首不忘吴地故里
7月15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实践团队苏州分队成员在绵绵阴雨下来到退伍老兵家中对老兵进行采访。当向老兵问起家乡这些年的变化时,老兵的声音也突然哽咽了起来。过去苏州城内纵横交叉着数百条河道,市民的住宅都建造在陡峭的河岸上,室内有石阶通向河里,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船是主要的运载工具。而如今的苏州,高楼大厦随处可见,路上车水马龙,拥堵的道路上无不反映了苏州交通的变化,地铁,轻轨的出现也表明了苏州在不停的发展着。与如今苏州教育普遍,人才辈出的苏州相比,以前的苏州许多人都放弃了学习,早早的外出打工,而现在苏州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设施齐全,高等教育基本普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再说科技方面,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退伍老兵的情绪越说越高涨,大概是看到苏州如今的快速发展而产生了无尽的感慨吧。
鱼米之乡,彩色江南
7月15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实践团队苏州分队成员来到屯村社区面向小朋友开展“我理想中的家乡”手工小课堂。团队成员询问孩子们眼中的家乡的样子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家乡有很多很多的房子,有的说家乡是小船,还有的说家乡是大树……后来小朋友们开始在纸上拼接自己眼中的家乡,最后小朋友们呈现了自己心中五颜六色的家乡。孩子们的纯真和丰富的想象力在纸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在孩子们眼中希望家乡是彩色的,这也正说明了现在的苏州是环境优美的,是美丽和谐的。所以鱼米之乡的苏州在孩子们的手下称为了彩色江南。
采访和小课堂活动能够帮助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归寄吴樯,情赠鱼米之乡”实践团队的成员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发展情况,发现过去自己不曾注意到的家乡的美好,同时也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7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