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这三年的暑期实践,第一年是尝新鲜,第二年是想提升自己,到了第三年是留恋。如果有人问,这三年暑期实践究竟让你学到了什么,我的回答是:学会了出发,每天都以整装待发的心态,去迎接所有未知的挑战。”这是广东省东莞市大学生钟嘉瑜发自内心的感悟。
在东莞,有这样感悟的大学生远不止钟嘉瑜一个。今年是东莞市开展“大学生暑期回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8年。每年暑假,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东莞籍大学生纷纷赶回家乡参加在当地举办的各种社会实践。这些大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毕业的时候,他们欣然走向平凡的基层工作岗位。
东莞崭新的“城市名片”
“世界工厂”曾经是一张让东莞骄傲的城市名片。从利用外资“三来一补”起步,到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东莞经济的腾飞,东莞人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然而富裕的背后,一种蔓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不良之风也日趋明显。在东莞一些经济发达的乡镇,本地青年人即使不工作,每年也能从村子里领到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的分红。再加上受到社会浮躁思想的影响,东莞的许多大学生宁愿赋闲在家备考公务员,也不愿意到当地的企业或工厂工作。东莞市关工委一项调研结果显示,2003年全国大专院校扩招,是年东莞大学毕业生比1993年增加了5.8倍,而应届毕业生失业率达7.8%,高于社会登记失业率。关工委在调研中还发现,虽然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但也有许多大学生面对社会现实一知半解而产生不满情绪,并发泄到怨学、怨岗上,不少大学生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所适从。
“要使大学生成才,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工作虽然已经有了院校课堂教育这条主渠道,但通过走进社会去实践锻炼,应该也是一条好渠道。”东莞市关工委主席李汉松认为,大学生是东莞未来发展的生力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可以为建设富强和谐的新东莞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003年,东莞市关工委组织在全国各地读书的东莞籍大学生在暑假回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当年关工委发动了100个企业作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主要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说,“关工委其实就是给大学生补课,补社会实践这一课”。
经过8年的努力,东莞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经历了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样化、由零散活动向系统工程、由游击式活动向建立活动基地、由单一模式向各具特色转变的过程。实践内容不断创新,工厂实习、创业实践、义教义工、社会调研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活动在东莞全市32个镇区和60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全面铺开,党委、团委、政府和关工委总动员,学生、家长、企业从被动参与到积极响应。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东莞籍大学生暑期一到便奔赴家乡参与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据了解,2009年东莞市共有1.54万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占大学生总数的81%,其中石排镇的参与率更高达95.1%。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成为东莞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