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春节,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喜气洋洋,家家户户灯火闪烁,举杯欢庆,男女老少共聚一堂,彰显着此刻团圆的幸福。而在今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大家人心惶惶,街上少有人烟,偶尔有人走过,却也是戴着口罩,步履匆匆。2020年的开头,显得异常艰难。好在,黑夜里也是有星光汇聚的:无数位医护人员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人民群众也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将爱心投到捐赠物中,将希望寄托到前方。在这个寒冬,因为有一点一滴爱的汇聚,变得格外明媚与有力。2020年7月15日,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8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支部“化之格物,青春筑梦”团队开启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采访优秀抗疫人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我们有幸采访了几位抗疫志愿者: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军人、有的是学生、更甚至是退休的老人……在人们惊慌失措时,他们挺身而出;当人们痛苦万分时,他们奋勇拼搏!他们为大家战斗,为人民奉献。他们奋战在一线之上。他们不曾,也不能离开战场,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稍稍松懈,疫情便会蔓延!他们在生死之间工作,与死神斗争。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拥抱了死的恐惧。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这次的三下乡,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李洪全,他作为一名医学生,同时又是一名退伍军人,他说“我不能退缩,我很高兴能为国家和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寒冬总会过去,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结束的。疫情下的微光也能点亮整个世界,黑夜过后总会见到太阳,期待着那一天到来。”
(线上对李洪全的访谈)
(李洪全的荣誉证书)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7级的李伯欧同学、上海市宝山区馨佳园社区的一名铁路工程师汪勇庆、75岁的文明劝导员邹碧阿姨……是在社区登记外来人信息、检查体温、走访菜市场、发放新的口罩等等工作,在他们身上,实践团感受到了无关年龄的奉献精神,同时也将党的精神在心里更深层次地扎根。他们在疫情来临最严重的时候,挺身而出,用生命为身边的人筑起一道坚硬的墙,而他们背后则是无条件支持他们的家人。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大无畏精神令人动容,在这种特殊时期,有人勇敢站出来,为了亲人朋友邻居……不怕牺牲的站在前线,看到他们的无私奉献,我非常的感动。面对不配合自己工作的人员,志愿者并没有生气或者懊恼,而是耐心的劝导和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最终完成自己的工作。实践团在采访志愿者的时候,他们回忆起来也是满满的自豪感,并为自己感到骄傲。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坚持,需要有耐心的去等待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实践团成员线下采访汪勇庆先生)
(实践团成员与邹阿姨合照)
在平时非常简单的工作,但是在疫情期间都显得尤为艰难。比如检查身体温度,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这些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这些责任。他们每天工作到很晚的时间,就是为了保护社区人民的安全,他们为社区的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发放口罩时,会出现哄抢的情况,场面一度失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有时候,登记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会遇到不配合的人,在工作人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导下还是配合工作,也有的更因为感受到光的温暖和力量,卸下心防,戴上志愿者袖章,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尽管志愿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但并没有浇灭志愿者的热情,反而更加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希望通过采访,我明白了即使再简单的工作,在疫情这个特殊的时期,都会显得异常艰难,但在我们身后总有一群有自身的“光”去照亮身边的人,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撰稿人:曹海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07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