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畅所欲言,真知灼见 ——小海螺之石刻文化探索队开展石刻主题线上研讨会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文法学院小海螺石刻文化探索队 作者:Coisini.

7月21日10时,石刻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叶昕云队长的主持下进行了“石刻初印象”的小组讨论,团队成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石刻文化的见解。

首先,叶昕云队长大致总结了一下昨天观影的行程,为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作好铺垫,她提问道:“大家对石刻文化有哪些认识和体会呢?”冯嘉柔通过查资料给大家介绍了连云港的孔望山摩崖石刻,它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艺术,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为东汉末年(公元170年左右)的佛教造像群(大小不等的造像约有105尊),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一处佛教摩崖造像,比敦煌莫高窟的开凿还早约200年,被录入《世界古迹丛书》的“中国卷”。赵帅表示:“这次石刻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能够让我们对连云港的文物古迹拥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感受石刻艺术之美。”

接着,叶昕云队长又提问大家知不知道连云港现在的石刻发展存在什么问题,队员们各抒己见,吴怡雯认为“首先政府可能没有重视起来,没有意识到石刻文化的意义”,陈叶也表示:“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办法将其发展成一个旅游景点和城市特色。”叶昕云队长对大家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了点评,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然后,叶昕云也提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们团队在暑期这一段时间内,并不能实地考察,我们能做什么来宣传和保护石刻文化呢?”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制作海报,手抄报等,帮助宣传,符亚铭说:“可以举办石刻文化观影活动进行普及。”叶昕云队长对这个观点给予了肯定。

最后,叶昕云队长进行了总结:“连云港的石刻文化历史悠久,我们不仅仅要在暑期对他进行宣传和保护,更希望大家保持对他的热爱,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宣传和保护石刻文化这一历史瑰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1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服务他人,贡献社会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他人服务,为社会贡献

2020年7月21日,简报小组的工作已经过半,对于开始较早的对接组已经完成了任务,对于这最近才开始的实践组,我们的对接任务远没有结束。但也正是由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小组工作的熟练程度相…… 简报小组暑假社会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报道万千实践,体悟社会百味

为帮助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活动小队进行更广阔的宣传,让实践小队的活动影响更为深远。信息工程学院简报小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在编辑与排版社会实践小队的新闻稿…… 新时代文明志愿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

坚持扶贫准则,助推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5日,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出发的很早,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十分明确,那就是本地的一个扶贫项目妙妙手……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

发展产业促民生,共建魅力新农村信息工程学院7月14日,这已经是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的第五天,今天实践队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调研位于夏庄村鹿邑县的另一个产业扶贫就业点—鹿……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

到户扶贫暖人心,科技支农助前行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今天是7月13日,不知不觉中这已经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夏庄的第四天了。随着实践队每天的外……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支农到每户,发展产业齐脱贫

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2日,按照我校驻夏庄村书记司书记的指示,今天拾梦向阳科技支农社会实践队来到鹿邑县秀梅专业合作社产业扶贫基地,此次走访目的是调查当……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五星红旗在心中,科技支农跟党走

五星红旗心中有,科技支农跟党走信息工程学院拾梦向阳科技支农暑期社会实践队7月11日是我们拾梦向阳科技支农实践队来到夏庄村科技支农的第二天。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崭新的一天,就此拉…… 拾梦向阳科技支农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最新发布

关爱留守儿童调研
今天是“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第一次且十分荣幸地参加了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的三下乡活动,在经历了一个下午的完整活动后,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有了许多之前从未有过的感悟。在这个难得且十分有…
余杭:最多跑一次跑出百姓幸福感
7月20日,为深入了解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效果,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社会实践团队再次启程,前往余杭区南苑街道新城社区和余杭区南苑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进行“跑改”实施效果的调查。…
余杭办事再提速 跑出“跑改”加速度
7月15日,为继续调查舟杭州市“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成效,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实践服务团队来到了余杭区居民办事中心和居民区,对附近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采访,并对在场办理业务的居民进行了…
访江南红巷,忆红色岁月
访江南红巷,忆红色岁月7月21日天晴气清,浙理经管红色文化实践服务五团十四队来到隐藏在高楼林立的上城区中的“江南第一名巷”,探访散布其间的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和钱学森故居,在…
余杭区最多跑一次 贴心服务市民
经过前两天二团八队对杭州市区、街道和社区三级办事大厅的调研,团队成员对杭州的“最多跑一次”政策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走访更多更有特色的示范办事中心进行深入的了解,学习他们…
容缺办理 方便市民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于7月14日到余杭区进行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为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成效和民生满意度,响应国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号召。余杭区办事处大多数是“容缺办…
致敬英雄 一路有你
 致敬英雄,需要我们崇尚英雄。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鲁迅弃医从文拿笔唤醒中国人,钱学森放弃美国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屠呦呦潜心钻研终成硕果。饮水思泉,不忘来路,在我们享…
最多跑一次 跑到你身边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于7月14日到余杭区进行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为了解“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成效和民生满意度,响应浙江理工大学“经生三下乡,青春正当实”的号召。余杭区办事中心审…
最后一公里 时长打对折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于7月16日来到了余杭区居民集中点,进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走访调研,对当地居民开展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问卷和访谈两种主要形式的实地调研。了解“最多跑一次”在浙江…
余杭跑改模式不断探索 人民幸福之路继续前进
为调查杭州市区居民对“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的民生服务满意度和政策实施情况,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团八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2日下午在杭州市余杭区宜家商城附近,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成效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