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烈村,位于海南省博鳌镇万泉河畔,正是由于“博鳌边上”这一优势区位,村落的发展得到良多机遇。在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杏惠为中心的基层党组织带领下,朝烈村瞄准自身优势,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2020年7月17日上午,海南大学琼海美丽乡村调研团便来到了琼海朝烈村。通过采访基层引路人——朝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调查基层党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的实际作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通过调研,团队成员对这一点的了解更加深入。相比于其他村落,朝烈村的迅速发展,与村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接受调研团采访的,正是全村最大的带头人——王杏惠。
作为典型的党员代表,王杏惠本人便是对“为民服务”与“领路人”的最好阐释。在一次对强降水的检查中,王杏惠提前发现了逼近村子的洪水。由于时间紧急,无法用广播通知,他只能挨家挨户敲门,让村民带上重要物品赶快转移,并因此使村民得以躲过60年一遇的水灾。作为从商后返乡的一个朝烈村人,是他带领村子成功走上致富之路。现如今,他已扎根基层二十余年,这二十年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并以自身行动,向村民诠释着党的政策与发展理念,引领村民奔向小康。
朝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委员长王杏惠的书桌,简洁朴素,堆满了材料文件。肖航 摄
在他的牵头带领下,村基层党组织在村落建设、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
2010年,村落建设起步之初,王杏惠联合13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这成为朝烈村村民入股合办农家乐的起始点。他自豪地介绍道:“村民入股办农家乐,我们是琼海的第一家”。在王杏惠及其他党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接受了农家乐,村里的农家乐越做越大、越做越好。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他们碰上了难缠的“钉子户”。这些“钉子户”,是对政策不了解而拒绝配合的村民。王杏惠记忆最深刻的是拆除面积达6800多平方米违建窝棚(主要是村民搭建的鸡棚,猪棚等)。由于涉及的利益面广泛,触及到几十户人的切身利益,来自村民的阻力也最大。为了赢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王杏惠说:“我们整个支部,连续一个月,每家每户去和村民做思想工作,做不下去就换”,这样连续坚持了整整一个多月。最终,他们实现50多户居民“百分之百同意支持打造美丽乡村”,使得违建窝棚的拆除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在未来,王杏惠对基层党建组织有着更为美好的蓝图。他说,“我经常在开支部会的事后说,我基层们党支部做不到百分之百是大学生,但我们可以做到百分之六七十是大学生。大家想象一下,这些人进入我们支部,二三十年后,不管是哪些方面,这些人都不会落后。”他希望吸纳更多大学生进入基层党组织,打造更加“强有力”的党支部队伍,为村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他对青年大学生促进家乡发展有着颇为独到的见解。对于可以吸纳入党的人,要坚持“优中选优”,“年轻人必须要有文化”,精准道出知识、技术对乡村扶贫的重要意义。对于暂时没有返乡意愿、不能吸纳进来的大学生,王杏惠也表示非常理解,并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年轻人爱出去打拼,他发展的第一步不会放在农村。”但是,他仍充满希望,相信“他(大学生)有故乡的情怀在。当他回来的时候,他会带着他的人脉、资源。这对家乡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他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寄予厚望,认为“大学生在社会上打拼之后再回来,他就有了想法,是奔着家乡发展找好了路子。这样,实现家乡繁荣的条件更加成熟,它(家乡发展)就不是一个梦想”。
海南大学琼海美丽乡村调研团成员与王杏惠的合影。肖航 摄
经过此次访谈,调研团对基层党组织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切认识。
基层干部是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和骨干。基层党建抓得牢,群众基础才能打的好;基层引路人头脑灵活、眼光长远,才经得起实践、现实的考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