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是中国的国粹,同时也是中国丰富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体现。旨在加深西藏学生对汉字的了解,7月22日理学院西藏团队在西藏那曲县中学,举办了汉字的演变宣讲活动。
这次宣讲活动主要有两个环节,文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每个环节的内容都是图文结合,饱含趣味性。
在第一个环节中,我校团队简略地介绍了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让学生们对文字的起源有所了解。第二个环节则更为细致,甲骨文、象形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汉字的演变过程被一一呈现在学生了面前。每一种文字出现的时期、文字的特点主持人都有所介绍。
汉字的宣讲活动圆满结束,效果十分显著。本次活动,在领略汉字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魅力的过程中坚定了西藏学生学习汉语、汉字的决心,在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过程中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理学院
西藏团队
柳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19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