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天姥诗韵,探研学新题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作者:俞童欣

“浙东自昔称诗国,间气尤钟古沃洲。一路山川谐雅韵,千岩万壑胜丝绸。”国学大师启功先生如此赞美新昌。浙江绍兴市新昌县学者竺岳兵先生在调研本地历史文化、长期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正式提出“浙东唐诗之路”这一文化概念。新昌作为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时过千年,其文化遗存依旧在历史长河中璀璨。我校对唐诗之路研究项目非常重视,并专门设立唐诗之路研究中心,而今年唐诗之路调研的主题是“研学游”,是往年唐诗之路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化转化到为实地建设的一次尝试与挑战。为此,2020年7月19日至22日,中国计量大学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游调研团队之新昌小分队成功抵达目的地,开始了为期四天的调研活动。

第一站——“东南眉目”·沃洲湖与天姥山

7月19日上午,我队成员抵达沃洲湖。“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行人已知处。”沃洲山是新昌三大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是士族文化的荟萃之地,也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历史上,于沃洲山吟诗抒发感慨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记载在《全唐诗》中的诗人中有340位游历过沃洲湖和天姥山,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章。我队欣赏沃洲湖、领略其水天一色的绝美风光后,来到了真君殿。真君殿明代称石真人庙,祀抗金名将宗泽。我队成员注意到,在真君殿诗廊两侧陈列着从晋代到当代的名家诗歌15首,这些作品正是诗路文化的最好传承与见证。在真君殿中,我队向该殿工作人员了解到,沃洲湖此地游客稀少,更多是当地居民前来烧香朝拜,往年鲜少有旅游团来此游览,更别说是研学游项目了。作为“东南眉目”之一,沃洲湖地区确实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或许其能借唐诗之路研学游这一契机,恢复古时“仙源之路””的盛况,我队后续也将持续跟进。

下午,我队穿越群山,抵达著名历史文化风景名山——天姥山。李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将天姥山的奇诡谲怪、雄壮瑰丽描写得淋漓尽致,自此,天姥山也成为众多文人骚客心中的“圣山”。也许是疫情原因,或是天气炎热,天姥山的游客寥寥无几,仅有零星几辆私家车飞驰而过,目前整个景区也缺乏完备的管理系统,呈现出一种未开发完全的状态;与此同时,天姥山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对于一些针对中小学生的研学游开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交通系统和相关公共交通线路也应当同时更新与开拓。

第二站——“越国敦煌”·大佛寺

7月20日,我队成员来到新昌大佛寺。大佛寺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誉为“越国敦煌”。南朝著名文艺理论家刘勰赞曰:“不世之宝,无等之业”。在大佛寺,我队成员重点游览了白云湖。据相关史料记载,刘长卿曾在石城山麓白云湖畔建碧涧别墅,并作诗,“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游览到城隍庙时,该景点的工作人员主动为我们提供唐诗之路的有关信息。他提到,新昌政府对唐诗之路的宣传力度还是相对比较大的,更何况唐诗之路概念的提出人竺岳兵也是新昌本地人。目前为止,就大佛寺来说,来往游客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很少有中小学生群体来大佛寺进行参观浏览,他的回答对我们调研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三站——悠然见南山·梁柏林人物访谈

7月21日上午7点30分左右,在新昌当地居民的推荐下,我队成员抵达天姥山下的千年古村——南山村。

我队成员说明来意后,当地居民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向我队成员引见了南山村著名的“唐诗之路”研究专家——梁柏林先生。梁柏林先生是新华社签约摄影师,92年受到竺岳兵先生的影响,开始关注“唐诗之路”这一文化概念,并以在自己擅长的摄影领域不断宣传、推进唐诗之路的建设。在我队成员的提问下,梁柏林先生认为,目前政府对“唐诗之路”这一理念还不够重视,且唐诗之路相关景点的开发深度不够或开发不当,一些现代化工程的投入反而失去了景点的原汁原味。关于唐诗之路研学游,他提到,去年就有来自上海、山东的小学生来南山村开展研学游活动,至于以唐诗之路为主题的研学游,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在他看来,研学游的活动开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摄影学习为主的唐诗之路研学游,在学习摄影技术的同时,以新昌天姥山等景点为对象,以一诗一景、一景一诗的摄影方式,将唐诗中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景象,以此实现传统诗路文化的复垦与创新;除此之外,另一种则是以唐诗为学习对象的研学游,他认为,可以专门编写一本以浙东唐诗之路为主题的研学教材,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以切身体会触碰到诗路文化,从而加深中小学生群体对于文化的理解与记忆。

访谈后,梁柏林先生主动提出带我队成员游览南山村。在他的普及下,团队成员发现南山村历史文化底蕴依然非常深厚,例如“银头太公”的历史典故,便是一种爱国主义文化的宣扬;包括在南山寺的各个人家门口,都有家风的标识,表现南山人对品德修养的重视与自我要求。

第四站——政府访谈·文旅局局长高雪军

7月22日是新昌实地调研的最后一天。当天上午,我队成员来到新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以向政府官方人员咨询唐诗之路建设情况和研学游的打造意向。他提到,当前唐诗之路的建设正在稳步进行,一方面,唐诗之路的学术研究进一步深化,一体式研究形式架构起来,并多次开展唐诗之路研究会和研讨会;另一方面,“唐诗之路”正从学术概念落向实处,从理论转化为实质产品,例如组织唐诗宴,设计李梦白人物IP,开发唐诗之路衍生产品等。关于唐诗之路研学游,高局长认为这是一种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也能增强中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他表现出对唐诗之路研学游的高度重视,并向我队成员具体阐述了他关于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游展开的设想。

总体来说,新昌政府对唐诗之路研学游相对来说还是较为重视的,针对唐诗之路其天姥山、古驿道等景点都处于开发中,尚未开发成熟,但目前政府有相关的开发规划建设,唐诗之路精华地段的发展还是值得大众期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2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宣法团: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法制宣传

马院宣法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法制宣传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7月30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19级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各成员围绕今年通过实施的《民法典》开……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 切实关注民众利益

马院宣法团:为民普法切实关注民众利益7月3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宣讲团组员在各自家乡地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为民众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出一份…… 符蝶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 为民普法

法律宣讲进社区:深入走访为民普法7月29日,距离洛师法律宣讲小组成立以及活动展开已经有一周多的时间。在这一周时间里,各小组成员依据实际情况就近进行法律宣讲活动,用最朴实和简单的…… 徐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 让法律深入生活

洛师宣法团:普及法律知识让法律深入生活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的颁布,使我国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张栩栩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

洛师宣法团:开展普法教育,共享和谐社会7月27日,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继续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一班法律宣讲团深入基层调查走访,实地了解乡村人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积…… 魏思怡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让法律走进生活

让法律走进生活7月26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宣法团各成员在家乡进行《民法典》法律知识普及,通过与群众进行交流对法律知识进行了宣传,通俗易懂的语言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拉进…… 邝诗懿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 落实普法宣传

马院宣法团:贯彻依法治国落实普法宣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 金孟洁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走进科技,智造未来
走进科技,智造未来——探访吉利大厦2020年7月21早七点,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第十六组“走进科技,智造未来”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杭州滨江区的吉利大厦进行实地考察。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以后吉先锋俱乐部在…
六十年后,林场变公园
六十年风雨,林场变公园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禹州植物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年7月20日,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芯”忆七十一历史成就观察队成员,于禹州植物园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队员…
走进科技,智造未来——探访吉利大厦
走进科技,智造未来——探访吉利大厦2020年7月21早七点,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第十六组“走进科技,智造未来”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杭州滨江区的吉利大厦进行实地考察。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以后吉先锋俱乐部在…
走进渭南市博物馆 感受百年沧桑巨变
城市博物馆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积淀,是群众最便捷最有效地了解一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平台,被誉为城市的灵魂。2020年7月21日,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一行8人在团队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走进渭南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
享绿色能源 创幸福家园——浙理学子在金河镇开展科普教育
为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山区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他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2020年7月20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筑梦小队走进了四川省乐山市吉星小学,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了生动有趣的科普课程。本次…
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余姚市湖堤村艺术团原名湖堤村文宣队,于2011年7月份成立,一开始只有23人,后来人数不断增加,队伍不断壮大,到现在已有两百多人,并且在2017年更名为艺术团。今天,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八团一队小分队有…
传承红色基因,奠定红色基础
今朝革命声常在,红色基因代代传。2020年7月,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社会实践队深入辅导班为学生讲述红色经典故事。成员们向学生讲述红色故事,为的是让同学们重温老一辈的红色岁月,感受不一样的红色历史。成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20八系宜都”三下乡团队线上授课正式开始!
7月2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20八进宜都“三下乡团队正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和学生家长进行授课内容和授课时间的协商。线上授课图片线上作业辅导家长返图学生正在认真听讲经历了昨天的与家长们的良好沟通后…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参观华州区皮影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2日经过漫长的车程,到华州区进行参观学习皮影,开始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程。随着多种文化娱乐形式的出现,皮影戏,这个曾经流传多年的传统艺术,慢慢地淡出了…
湖南师范大学 安全责任始终放心中!
07.22今天是三下乡的第三天,今天我只有一节数学课,下午上课的时候我会议链接发的有点晚了,龚霞一直迟迟没有进来,我这边微信联系龚霞也联系不上。因为今天本来下午还有一节讲座,想着六年级的同学上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