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扬葡萄美名、振地方经济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茅旭婵

临山是余姚市传统农业强镇,近年来在宁波市、余姚市两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镇围绕“主导产业强、生态环境美、农耕文化深、农旅融合紧”的建设目标,重点打造了江南葡萄沟特色农业旅游精品线,“千年临山卫、江南葡萄沟”更是成为临山镇的靓丽名片,临山农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天,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八团一队来到了余姚市临山湖堤村的葡萄产业园区,采访当地的葡萄种植农户,探究其发展历程。

小分队询问了当地的一位农户老奶奶,听她讲,这个葡萄园区是合作社共同生产经营的地方,竞争压力小,因而大多采用小规模经营模式,各家都能够自给自足。她和她的女儿一起经营着家里的葡萄园,同时也雇佣了四五位工人帮忙采摘、包装葡萄。据她讲,这些工人都是年轻小伙子,肯吃苦、很勤奋,态度积极,用自己的劳动来赚取工资。当谈论到疫情期间葡萄的销售情况时,老奶奶说,由于各家葡萄园的规模较小,长期员工稳定,流动性小,再加上销售范围以省内为主,所以整个葡萄产业链比较稳定,受疫情影响也比较小。除此之外,当地的葡萄销售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线上顺丰速运,也可以进行线下购买或者与旅游业相结合让游客进入大棚体验采购乐趣。针对葡萄的种植情况,品相完整的葡萄可以直接打包发货,其他葡萄则可以用作酿酒的原材料,或者是加工成一些葡萄食品。这样不仅能扩大葡萄的销售量,还能提高葡萄产品的附加价值,给农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临山葡萄不仅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主力,更是余姚市远近闻名的特产,余姚葡萄被列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余姚市也因此获得了“中国葡萄之乡”的美称。总之,在国家和政府的积极支持之下,临山葡萄产业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7月21日经济管理学院专项实践服务团队八团一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 茅旭婵/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21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温暖和爱将伤痕抚平

  与济南救助管理站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主任陈晓黎面对面  在妇女、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我们见到了陈晓黎主任。今年是她在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的第二十二个年头,被问及二十二年…… 陈志茹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陪伴是最温暖的誓言

  “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为生活无着的人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  ——题记  有一帮人,他们默默无闻,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能看到他们开着救助车行驶在街道上。他们是救…… 伊鹏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敞开怀抱,拥抱世界

  写在前面  七月末八月初,带上行李箱和一颗好奇的心,我们来到淄博市救助站,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的社会实践。从一开始对救助站并不了解,到去汽车站做社会实践调研时的半知半解,再…… 陈璐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生命从这里开始变得幸运  从前的我笃定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生活,做好自己。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情感无非都是个人生活的点缀。但救助站的生活却和我所想的完…… 谷丰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救助,我们一直在路上

  心得感悟  初入救助站  2018年7月18日,考完最后一门试,心里放下了考试的压力,剩下的只是等待着社会实践的到来,后来得知自己要在第二批去往救助站时,内心稍微有些失望。  不…… 孙家伟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生活从来不容易,我们要互相抱紧

  由于有很多受助人员精神不太正常,所以当被告知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时,我内心的恐惧加深了,也意识到此次实践的难度和重要性。  第一天来到妇女儿童科,只见…… 郑天娇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善缘自心中,乐源于昌盛

  “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横行霸道的时代。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 董自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点亮心中的每一盏灯

  有会听到有人抱怨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公,总有人会对社会福利制度不满,而我这个暑假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了在淄博救助站的社会实践活动。  ----题记  初入救助站,温暖在心间  7月…… 许小雪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三下乡】“线下辅导,共同成长”——长江师范学院志愿者开展线下“一对一”辅导活动
(通讯员王静)7月22日,长江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三下乡”志愿者开展了线下“一对一”辅导活动,“三下乡”部分志愿者参与。活动开始前,志愿者认真准备教学课案和合适的练习题资料并结合辅导对象的弱势…
助农行动——我们在路上
助农行动——我们在路上编辑:文刘格菲为了解河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利用专业知识助力农村发展,洛阳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组建科技支农暑期实践队,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考察。,通过走…
走传承文化路——西科材子赴澄城县博物馆参观学习
7月20日,我们开启了今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次活动能带来什么?在本次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第一站“澄城县博物馆”,或许,我们得到了此次对传统文化探索的第一个答案。“三辅之名城,冯翊之严邑”这两句话…
江西公费师范生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助力教育脱贫
为大力推进文化下乡,助力教育脱贫,引导青年大学生把所学知识传播到偏远落后地区,7月17日,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新征程新青年”赴新干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吉安新干县…
把心灵献给孩子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骆慧学姐讲述三下乡时把队伍的口号亮了出来。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我有一种触电的感觉。十五天的三下乡,就是把心灵献给孩子的历程。和孩子们相处,是一门艺术。今天讲讲负责两个小朋友…
观传统文化,为家乡建设出力
亲近社会、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培养文化自信意识。2020年7月20号下午,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了澄城…
助力生产大学生三下乡
大学生“三下乡”:采访疫情对家乡店铺的影响——建筑学院”助力生产亲下乡"实践队2020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助力生产亲下乡”实践团在各自家乡展开暑假实践活动:去往自己的家乡,切身感受家…
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社会实践团赴渭南市博物馆参观 《奋斗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20年7月21日,西安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一行8人在团队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走进渭南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奋斗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展》。本次主题教育展围绕历史上不同时期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召开新闻写作培训会(原创)
7月17日,化工学院“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于线上召开新闻培训会,本次培训会由化工学院融媒体中心主席李瑞卿主持,记者团全体成员均积极参与了本次会议。16:30,会议准时开始。会议伊始,李瑞…
走进科技,智造未来
走进科技,智造未来——探访吉利大厦2020年7月21早七点,伴随着初升的太阳,第十六组“走进科技,智造未来”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位于杭州滨江区的吉利大厦进行实地考察。此次活动主要是为以后吉先锋俱乐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