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里湖丝经纶天下,淤溪莲种福被苍生”,南浔湖丝有名,以辑里为佳。
为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辑里湖丝”的百年传统制作技艺,2020年7月21日,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以法之器,赋能非遗”实践团队成员钱艳萍、顾渊磊前往湖州南浔辑里村与非遗传承人顾明琪老先生进行了一次对话。
一、走访辑里村,谈话传承人
顾老先生的家就坐落在辑里村的最里面,普通的农家房子,但是进门就会被铺了一地的蚕茧吸引住目光。
隔壁一间屋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室,里面摆放的是辑里村仅剩的最后一台传统手工缫丝车。
在传统的手工缫丝车旁边是顾老先生改良过的手工缫丝车,既保留了手工的技术又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效率,是对非遗技艺的一次革新。
随后,辑里湖丝传承人顾明琪老先生为实践队成员揭开了丝织珍品的面纱,详细介绍了辑里丝的前世今生。辑里湖丝在1851年为中国夺得了第一个世博会金奖,后又被选贡入京,成为清代康熙、乾隆皇帝的龙袍原材料,江浙官营的织造局全都在丝季前来采办生丝。
经顾老先生介绍,一个小小的茧子要经过剥茧、挑丝、抬头、压轴、卷绕等重重工序才能真正“破茧成蝶”,变成精美的辑里湖丝。
这样的制作流程使得辑里湖丝具有“丝长而韧,能挂八个铜钱不断;丝白,富有光泽;丝胶重,保存期长”等特点而名声大噪。而辑里村桑盛水清,育蚕制丝环境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如今,传统手工丝织技艺因机械和材料的发展而走向衰落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顾老先生向我们诉说了古时候家家户户养蚕缫丝的传统,而现在年轻人因为经济效益低而很少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湖丝产品的受众面不广,使得传承工作难度较大,只能让家中直系的下一代进行传承。
面对这些困境,顾老先生也一直在寻求突破点——把缫丝技术运用到古筝琴弦等普及面较广的市场,将改良过的缫丝机器产业化,与南浔古镇等景区合作表演推广、进学校或是参加各种省市活动积极宣传。同时也提到希望政府能加大在校园的宣传力度和实现土丝的文化创新和产业化,提高传统技艺传承的信心。
二、街头采访探民情
为了进一步了解民众对非遗现状的看法,实践队的成员进行了随机的街头采访。众多路人对于非遗话题都流露出“不感兴趣、不了解、不熟悉”等予以否定的意思表示,仅有少部分路人对此较感兴趣或是有点了解。通过对一些路人的采访,实践队员发现,大多数普通人对非遗文化往往采取“与我无关”的态度,大部分对非遗,甚至是近在身边本地的非遗都没有认知也不感兴趣。只有极少部分的人愿意去了解但是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停留在了浅尝辄止的层面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宣传以及对部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视,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接触非遗文化的途径也是高度缺乏且单一的。
在采访过程中,也有对非遗有过了解的年轻人对普通人参与非遗保护提出的自己的看法,认为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除了在文化层面上需要主动接触、学习那些非遗文化,做好传承工作,在经济上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多去支持和保护非遗项目。
三、成员的感想与收获
通过对湖州辑里湖丝的实地考察调研,实践队的成员们不仅对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进行了深入了解,也对非遗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钱艳萍:通过这次非遗文化的探寻,我们深刻地理解了非遗文化不是一味地“喊口号、讲理论”,也不是一味地“卖情怀”,每一项非遗项目中都有许多值得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去挖掘的瑰宝——非遗文化之所以是非物质,在于它的精神性和文化性,而这些蕴含其中的刻苦、匠心更需要在技艺的传承中被继承被发扬。同时也要学会与时俱进,让非遗文化成为真正的“潮流”,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相辅相成,才是真正的归属。
顾渊磊:通过这次非遗文化的探寻,我们看到了辑里丝制作的精巧和它所创造的辉煌历史,也看到了顾明琪老先生的这份坚守与不易,更能看到老一辈传承人对传统技艺重新焕发生机的深切期盼。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努力有一定的宣传效果,但也能够感觉到普通大众对于非遗保护的热情并不强烈,这就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更加积极主动去拥抱非遗,不要让它成为正在消失的瑰宝,而是去为非遗与社会大众搭建交流的桥梁,不仅仅是宣传、呼吁,还要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当中来,一同守护民族的宝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24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