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诗源上虞,诗路驿站 ——论文旅融合下的研学游开发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作者:石子桑

诗源上虞,诗路驿站

——论文旅融合下的研学游开发

7月19日至7月21日,作为中国计量大学唐诗之路调研小组上虞分组的成员,我们前往上虞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期间我们游览了曹娥庙、中华孝德园、瓷源文化小镇等上虞特色景点,探寻上虞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意义与特色,采访了县教体局教研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实践导师,越州诗社常务理事徐金超教授、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申遗联谊会会长和绍兴市上虞区民间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徐景荣教授等专家学者、瓷源小镇研学旅行负责人吴黎明老师、各景区工作人员等,以了解上虞研学游的发展情况,思考开发新型文旅路线的必要条件。

唐诗之路的前世今生

唐诗之路乃是今人所创之名词。从最早竺岳兵老师提出的剡溪唐诗之路;到浙江政府提出的浙东唐诗之路、富春江唐诗之路等四条唐诗之路;乃至如今产生的多元文化并行的全国性唐诗之路。唐诗之路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唐诗之路的前世今生被不断探究。可以说,诗人脚步所至之处,诗歌可传之处,即是诗路。

唐诗之路的变迁历程体现了诗歌文化融入大众生活的过程,文学的现实意义得到发掘,经济价值得到彰显。而唐诗之路有关的研学游的出现,正是印证了这一变化。

唐诗之路是一条可以与丝绸之路相媲美的诗文化之路,是中华诗词长河中一条亮丽的风景线。而上虞所在的浙东唐诗之路,则是这条长河中摧残的明珠。

从广义上,诗路的起源从魏晋时期开始。因为战争等各种原因,一部分北方人来到南方隐居。江南时的名仕常隐居于其间。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谢家。

谢安是高门士族,风流倜傥,精通各种技艺,闲雅翩翩有风度。出山后引导淝水之战胜利,建立功业,为众多文人所向往。有“天下苍生为谢安”之说。

谢灵运则是中国山水诗之鼻祖。谢灵运15岁便可享爷爷的康乐功带来的薪水,逍遥于山水间,更发明“谢公屐”,为唐诗之路开辟了道路。被人称为“闻道稽山去,便宜谢客才”。

追寻王谢等人是多文人寻访诗路的一个原因,东山更是成为众多文人的朝圣之地。

除了“朝圣”,后朝众多文人沿唐诗之路行旅的原因,还可以分为“寻仙”,“胜景”,“访友”三点。

“寻仙”,即对诗路间神话传说的追寻。“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被李白视作可以求得的仙山,而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天台更是充满了各种先人的传说,有着“佛国仙山”之称。

“胜景”,江南的山水不同于北方的雄健,独有一番秀丽的风味。再加上谢灵运山水诗的影响,对南方胜景的追求成为了诗路产生的重要原因。

“寻友”,拜访江南地区的好友隐士。譬如李白和司马承祯、贺知章的知己之交。

诗路驿站,文化枢纽

上虞在唐诗之路中总体而言起到了驿站与枢纽的作用。同时,作为谢安和谢灵运的重要的居住地,它也称得上是唐诗之路的起源。

从地理上看,绍兴市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核心景线,即黄金地段,而上虞则是这条核心景线上的中转节点与诗路驿站,是文人们追随唐诗之路游览的必经之地。唐宋时期,一批诗人从杭州、绍兴出发,由镜湖向南转向曹娥江,然后再溯流而上,经由剡溪,前往目的地天台。而上虞,就成了他们辗转前往剡溪的重要枢纽,无数诗人也就在此留下了诗句。古鉴湖位于上虞东部,上虞曾有一座蒿坝,船过坝时需用人力或牲畜牵引船只,拉至至曹娥江,继续航行。地形上,上虞北部为和杭绍地形相近的平原,南部为和嵊州相近的丘陵,可以说,上虞是两者的过渡地带。

然后从文化上来看,上虞王谢的成就使上虞成为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朝圣之地。其中李白对谢家便甚是推崇。因而他写诗句称,“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他将谢灵运视作自己的偶像,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中曾写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曹娥江边孝德源,龙山脚下象鸟耕。

从徐景荣老师我们得知,上虞的景观以“三山两庙”最为出色。

两庙指的是大舜庙和曹娥庙。传说中的虞舜出生在上虞,因避“丹朱之乱”回百官龙山隐居,后复出践帝位。大舜庙便是为祭奠其功德修建。

两庙中的第二座庙则是有着江南第一庙之称的曹娥庙。汉元嘉元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命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众人嗟叹不暇。蔡邕闻讯来观,然而到达时刚好是晚上,便手摸碑文而读,阅后写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于石碑后,利用笔画的拼接构成字谜,隐“绝妙好辞”四字。此字谜被称为“天下第一字谜”。东晋时期王羲之看望谢安时来到曹娥庙,看毕曹娥碑后深有感触,便抄写曹娥碑,成“天下第一字碑”。名家的拜访使得曹娥庙名声大振,之后又有不少诗人慕名而来。李白便曾在此写下《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李白崇敬的并不只有曹娥身上的孝道。曹娥如此年轻便能有这样的成就,这首诗还隐含了李白高远之志,以及建立功业的渴望。

两山指的是称山和东山。称山相传是勾践铸剑筹备物资以反击敌军的地方,上有称山庙。除此之外,对于生活在北方内陆的文人来说,称山是一个能看到“海”的地方。它可以说是唐诗之路上虞的第一站。

东山以谢安为中心。文人们多前往此地凭吊谢安,游览这块谢安隐居20年的地方,以及寻觅谢安侄孙谢灵运。

因为谢家的关系,李白在东山写下的诗歌有三十七首之多。李白曾三次来访东山,追求志向。然而他终究没能像谢安建立功业,而是空有一腔报国情。在第三次寻访东山时,他发出了“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感叹。李白以明月自比,兴发感慨。

白居易任职杭州时,亦曾专门前往东山看望谢安。“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在月夜下,他题写诗句,抒发感慨。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也曾先后两次从浙东运河坐船至东山游赏,写下“登山正可小天下,跨海何用寻蓬莱”的佳句。

纪晓岚在连城冠豸山题写下“追步东山”的“一匾额”,而林则徐之后则留下了“江左风流”四字,与之呼应。纪晓岚才学过人,仍欲“追步”谢安。这更体现了谢安在知识分子心中的崇高地位。

孝感动天大虞舜,投江救父孝曹娥。

19日下午两点,我们前往曹娥庙进行考察。曹娥庙始建于东汉元嘉元年,是为纪念曹娥投江的孝举。被称为“江南第一庙”。庙分三路:北轴线、中轴线和南轴线。建筑沿三条轴线分布,整齐有序。内有众多文物,见证了曹娥孝德精神的永垂不朽,代代相传。

之后我们又游览了中华孝德园,中华孝德园是以上虞孝德文化为主题修建的主题公园。

通过对上虞历史传说的挖掘,体现了上虞丰富的人文内蕴,弘扬了民族孝德精神。

我们先后游览了孝德楼、慈孝阁、神州舜迹、大舜庙、虞舜宗祠、舜耕群雕等景点,体味了孝德文化在上虞的重要地位,了解了以“孝感动天”的远古圣君虞舜和“投江救父”的东汉孝女曹娥的故事。

神州舜迹,由十八块蕴含历史时空的原生态自然石构成,展示了德孝的文明足迹,彰显了千古流传的大舜精神。传说中的虞舜出生在上虞,因避“丹朱之乱”回百官龙山隐居,后复出践帝位。一块块石头讲述了大舜传奇的一生,记录了其出生,生母故,继母嚣,耕历山,渔雷泽,淘河滨,尧选贤,婚沩汭等重要的人生历程,展现了舜一生对孝德精神的实践。

大舜庙原位于龙山,是古人为祭奠舜的大孝功德所修,是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所。曾遭大火损毁,近年实现重建。大舜殿中,一幅“九洲图”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它反映了大舜时期的疆域,让人领略舜一统国家的丰功伟绩。“九洲图”前方是青铜打造的大舜像。大舜左手护膝,右手抬起,目光迥然,直视前方,仿佛在俯视着下方的“九洲”,极具气势。

孝德阁旁,曹娥像伫立在广场中心。她双手作揖,眼神低垂,默视前方,正对着曹娥庙。曹娥像的四周雕刻有许多名家赞颂曹娥,习从曹娥的诗词。“怀沙为谁死,翻媿是男儿。”“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舜耕群雕以“象耕鸟耘”的典故为背景,体现了舜号召自然万物的传奇形象。群雕中的舜站立于象背上,右手托举着星辰月亮,左手扶着犁耙,气势恢宏。

一脉浙东唐诗路,一条文旅黄金线

“要把浙东唐诗之路打造成文化旅游的黄金线。”在讨论如何进行文旅融合下的研学游开发时,徐景荣老师这样说。关于唐诗之路研学游的开发,徐老师认为首要是解决地域间的矛盾,解决各地区各区域在文旅开发这方面各自为政的问题。各地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基地,地域之间互相合作交融。

然后是需要有活动性,参与性。比如东山这一方面,便要开发东山湖谢灵运山水诗的研学基地和谢安的文化基地。基地需要满足游客,吃,玩,住等各方面的要求,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看景游览。吃的方面,开发景区高质量的特产;玩的方面,则应有满足不同人物群体的项目,并且要因地制宜,具有创新性,教育性,而不能千景一面,否则会失去特色;住的方面,可以发展山居别墅、民宿等,人们能更贴近景区的人文自然环境。

同时,在开发时要注意保护景区的原生态。徐老师强调,“文化是最首要的。”文化是旅行的定心丸,文化好比酒的醇香,唯有文化能令人回味无穷,促进旅游资源持续发展。保护文化,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破坏旅游原生态,注意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生态性,这样才能给人以文化原生态的吸引力。

研学+产业创新运营,打造国家研学基地

我们来到瓷源文化小镇进行参观学习时,了解到瓷源文化小镇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成熟瓷器的发源地。瓷源文化小镇坐落于上虞上浦镇大善小坞村,这一带是早期越窑的主产地之一,各地出土的早期越窑瓷器大多产于此。五代、北宋时期,上虞上浦窑寺前设有“官窑三十六所”,大量烧制进贡朝廷的瓷器。小镇毗邻凤凰山考古遗址公园,小仙坛遗址和禁山越窑遗址也近在咫尺。

在小镇现场,我们走访了国际陶艺中心、大师工作室、古越轩展厅等,并在瓷源研学接待中心遇见了小镇研学旅行负责人吴黎明老师,并就研学旅行赋能文旅开发、唐诗之路与瓷源文化的研学线路开发等情况进行了采访。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的一大热门话题。据了解,早在2013年,国家提出“研学旅行”概念。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随后,各省市相关部门相继发文,推动研学旅行各项工作。

近两年,研学旅行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配套,成为一大趋势,其意义已经不仅限于替代“中小学生春秋游”,更成为文旅及相关产业的有力推手。瓷源文化小镇作为上虞本土一个重大文旅项目,积极探索“研学+产业”的创新运营模式,计划打造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关于瓷源文化小镇的研学开发,吴老师重点介绍了“瓷源”和“诗路”的研学开发内容。上虞是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从瓷源小镇出发,经过名相谢安的隐居地——东山,再到谢灵运登山饮酒赋诗的覆卮山,再到因孝女曹娥得名的曹娥江……沿着浙东唐诗之路走来,瓷与诗的故事源远流长,一部越窑青瓷的兴衰史、一脉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渊源,为我们展示了一段段奇妙的“诗瓷情缘”。

据介绍,吴老师团队致力于开发有趣、有料的研学课程,即摆脱了传统旅游线路“只游不学”的现象,又摆脱课堂教学的相应限制,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提升其综合素养,培育爱国情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品格高尚、富有爱心,真正成为一名全方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文旅研学开发仍需努力

通过对景区工作人员的采访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今年景区接纳研学游团队的数量都有所增加,学生群体多以班级为单位。我们在部分景区便看到了研学游团队的身影。然而据部分工作人员反映。相关体制的建设并未完善,部分研学游存在着“研”“学”“游”相分裂的问题,有的研学游流于形式,比如局限于拍照打卡。

目前研学游这一方面,“全民研学”的开发仍有很大空间。合理利用中小学学生之外的资源,扩大市场至关重要。

在市场上,研学游还存在“跟风热”的问题。民间企业的盲目投资会带来研学开发的生态失衡。发展研学应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注重项目的创新创意,并融入地域文化内涵,使研学有衡久的魅力,严防项目和景点开发的快餐化,一次性化。同时,社会与政府应当给予文旅研学一定重视,制定完善研学相关制度,规范研学市场,使研学游发展有保障,有动力。

文旅研学还应注重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在游览曹娥庙等景区时,路上无直达公共交通,道路狭窄环境较差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曹娥庙附近无明显的景区的指路牌,对外地游客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24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再续环保,重塑废电 大学生寻废电绿色新出路

为响应十三五规划建议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资源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2015级、2016级暑期赴无锡、南…… “再续环保,重塑废电”锡宁实践分队 大学生网报 江南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基层治理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1月20日,曲阜师…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心系桑梓地,暖冬助残献爱心

基层是社会之基,国家之本,唯有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其发展贡献力量。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服务基层、关爱弱…

网络安全进校园,诈骗警钟响心间

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全面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1月21日,湘潭大学2025“千人百地”返家乡网络安全科普实践团走进湖南省邵东…

岳塘便民市集“网络安全科普宣讲”活动成功开展

(指导老师:文磊,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罗天蓝)为提高社区群众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1月21日,湘潭大学…

曲师学子点亮服务之光,社区邻里共筑和谐之梦

曲师学子点亮服务之光,社区邻里共筑和谐之梦导语:近日,曲阜师范大学“承古韵遗风,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走进社区,开展…

最新发布

“乡”约教育关爱
“乡”约教育关爱近期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如期进行,“数魂”阳光帮扶队的队员们满怀热情,投入热心帮扶活动中,并为本次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如认真备课、搜集学习资料、…
情系五龙,阳光支教——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线上支教“开学第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助力疫情防控,外国语学院2020年“情系五龙,阳光支教”暑期三下乡“云支教”志愿活动在前期的充分准备下拉开了帷幕。在接下来为…
“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召开新闻培训会
7月17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召开线上新闻写作培训会,本次会议由化工学院融媒体中心主席李瑞卿主持,记者团成员积极参加。下午四时30分,会议正式开始。会议主要包括…
山东理工大学“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顺利抵达实践地,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开展
7月22日下午,“蒲公英”社会实践团赴七甲镇小分队顺利抵达烟台市龙口市七甲镇,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部分实践队员将通过线上的形式协助实践的开展。在此之前“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已详尽…
线上支教也可以充满快乐
2020年7月2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进行的第三天。在这三天当中,我们和学生渐渐熟络了起来。学生愿意和我们志愿者大方的讲出自己学习上的想法以及兴趣上的需要。作为志愿者老师…
跨地域之限,倾炙热之行
7月23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支教队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支教队成员们来自于全国各地,怀着一份共同的炙热,加入到此次蒲公英支教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虽然疫…
深入解读健康扶贫政策——助力扶贫志愿服务队
为深入了解“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情况,“助力扶贫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了解我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果。7月23日早晨,“助力扶贫志愿服务队”成员来到陈庄村医疗卫生所了解“三保障”中的医疗保障问题。在…
饮食习惯调查与宣传
饮食习惯调查与宣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拒绝舌尖上的任性”宣讲团实践队7月22日上午8时至12时,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拒绝舌尖上的任性”宣讲团实践队来到河南省邓州市夏集乡解放村做调研宣讲活动。首先,宣讲团…
印象龙潭: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林间的空隙洒下碎汞,鸟儿叽叽喳喳地叫唱起来,伴随着蝉鸣鸟语,7月21日早晨,湖南科技大学2020年暑期“三下乡”“云端助力脱贫攻坚·青春情见全面小康”社会实践团云声调研组的志愿者们行…
2020湖南科技大学三下乡:与你“湘”遇,共赴星辰大海
7月20日,当明媚的阳光洒在湘西永顺这片美丽迷人的土地上时,湖南科技大学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天正式开始了。9:00,湘梦支教组成员和其他小组的志愿者们共同前往麦塔湖村和龙潭居委会进行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