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对酒当歌常快意,融合创新万古存——“以法之器,赋能非遗”社会实践队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作者:项思施

为引导我院同学深入了解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运用法律保护和发展非遗文化为己任,2020年7月22日,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以法之器,赋能非遗”社会实践队成员不惧炎炎酷暑,在山西和浙江温州两地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地探访。

山西站 好酒不怕巷子深

2020年7月22日,山西实践队成员范若琪走进了汾酒博物馆和汾酒文化景区,对山西汾酒的酿造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探访。汾酒是中国传统名酒,属于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汾酒工艺精湛,源远流长,素以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回味悠长特色而著称,在国内外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曾经历了三次辉煌。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极力推崇,被载入二十四史,使汾酒一举成名,被誉为“最早国酒”。“好酒不怕巷子深”,经过历史的传承,汾酒的酿制技艺因时而进,但蕴含其中的文化和精神内核源远流长,历久弥坚。

此外,范若琪同学还前往介休绵山,对清明寒食文化进行了深入调查与了解。

寒食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起初,寒食清明节是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的节日,央视《东周列国·春秋篇》也有所播映。而现在,寒食清明节文化在历史流转中也产生了青团子、子推糕(枣糕)、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等美食。由于姥姥对寒食文化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听姥姥讲完寒食文化及保护和做研究时期的故事后,范若琪同学借阅了作为姥姥等学者研究成果的书籍《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进行补充调研。

温州站 好词无惧时代变

2020年7月19日,温州实践成员木芳菲前往温州市瓯海杨宅文化礼堂,观看了温州鼓词传承人孙建丹先生进行的公益演出,曲目为《秦琼卖马》。

【曲目片段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tk4y1B7p2?t=19】

台下可谓座无虚席,同时先生用手机在抖音平台上进行直播,有很多难以到达现场的线上用户在围观。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牛筋琴的悦耳、三粒板的清脆、扁鼓的利落,是每个温州人不可或缺的童年记忆。

鼓词在礼堂内悠扬,将秦琼卖马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秦琼、店家、店家妻子、识马老者、单雄信,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特质,语言特征,单凭一人将其在瞬间自如转换。秦琼的自信、心虚、饥饿,店家的尊、鄙、笑、怒,各种状态鲜明神活,精彩非常。

为了进一步近距离接触此项非遗文化,2020年7月22日,温州实践成员木芳菲走进了温州鼓词传承人孙建丹先生的家中,并同先生探讨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采访孙建丹先生,实践队成员了解到温州鼓词的唱腔是在不断借鉴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比如吸收了民间音乐小调,借鉴了戏曲音乐京剧越剧等形式。先生介绍说,为了更好地传承温州鼓词,在内容上也做过很大的改变和突破。比如尝试过温州鼓词摇滚、温州鼓词歌曲、温州鼓词配调的越剧、鼓词剧等。去年年底先生在浙江的春晚上尝试了温州鼓词和rap的碰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所以鼓词一直在改,一直在尝试,一直在创新。”

为了保护非遗,先生介绍说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加大宣传,除了在抖音平台上放送表演,还会进行一些公益的授课、演出,目前已收获了6万多的粉丝。在疫情期间,先生还把疫情注意的事项编成了温州鼓词宣传片,并不定期在安全范围内到文化礼堂、老人公寓进行宣传。孙先生说:“我们是走到群众里面去的。”

结合自身的法律专业,木芳菲同学还就温州鼓词以及其他非遗的立法保护向孙先生寻求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孙先生认为现在急需加强在知识产权方面对非遗的立法保护。以温州鼓词为例子,由于戏曲稍作改动即可称为“原创”,因此创作人的知识产权很难得到保护,若写词人的作品被他人听到并进行改编,其权益便难以得到保障。

经过短短几天的实践调研,实践队成员对非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非遗不仅是为了感受千古年来的文化魅力,更是为了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无论是山西汾酒或是温州鼓词,都需要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继承与创新。作为新时代的法律人,我们也将努力推动国家法律体系在保护非遗这方面越走越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25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让法律下乡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切实实施民法典”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
逐梦青春旅,悠悠彝乡情
2020年的夏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我很荣幸成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情系彝乡,爱国教育“史”中来”实践团的一员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给这里的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历史故事。而今年活动也由于疫情…
“抗疫先锋净吸先行”探索疫情背景全新消毒方式讨论交流会
在与浩宇化学社团围绕新冠疫情病毒的消灭杀菌开展的线上兴趣研讨会中,在会上提出可采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的消毒剂,据研究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有灭活的作用。可以用做居家物品的消毒…
此间少年,步履不停
转眼间,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由于疫情影响,本次三下乡活动我们采取了线上“云”支教的方式,对凉山州彝区多个学校的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从紧张无措到从容自然,从彼此生…
西外大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与你在云端相遇
七月注定会有一段关于相遇的故事。和上三清小学小朋友们的故事要从我们这次活动的前期准备说起,在2020年7月13号,西安外国语大学校志愿者总队举办的“云端筑梦青春有你”支教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总队举办了…
筑力乡村振兴,弘扬民族之风第三期
#乡村振兴#【关注乡村建设,致力乡村振兴】——民族风“筑力乡村振兴,弘扬民族之风”开展线上乡村振兴调研文字:姜立珍图片:姜立珍审稿:胡锦浩2020年7月22号,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民族风“筑力乡村振兴,弘扬…
复工复产情况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准备
【武汉理工大学地科1901团支部7月23日讯】(通讯员:崔誉萱):2020年7月21日,结合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为确保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全有序平稳开展,有效的进行,地科类1901团支部部分成员,在团支书…
三下乡感悟:云端筑梦 青春有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高校扶贫攻坚工作,培养青年学生实践能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青年志愿者总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围绕“云端筑梦…
“弘扬非遗技艺,助力扶贫攻坚”——探梁山灯戏之美
2020年,是中国文化遗产日的第十四年,也是我国扶贫攻坚之战的最后一年。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为了引起大学生对脱贫攻坚战的关注,2020年7月21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非遗扶贫”暑期社会…
心中有阳光,脚下才有动力
“云”支教上三清小学的这些天里,每一位老师都注重关注时政知识,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入时政知识分享模块,这不仅可以提升支教队员们的个人修养,用更为丰富的思政知识和更为生动的教育方法武装自身,也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