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7月21日下午,新乡市原阳县蒋庄乡西王屋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传来孩子们认真整齐的声音。

孩子们在直播课上数中国省份
由于疫情影响,此次历史文化学院“网上连线送温情,助力乡村向前行”实践活动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下教学主要以文化课辅导为主,为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线上教学则以趣味课程为主,有利于开拓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知识。线上授课通过钉钉屏幕共享进行讲述,并利用QQ语音通话收录孩子们的声音,以便上课时能够更好地沟通互动。
孩子们和线下实践队员一同上直播课
“孩子们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我开始的时候很怕她们不够积极,但是出乎我想象,她们太可爱太积极了。”直播结束后,授课人张雨莹激动地说道。孩子们一张张兴奋好奇的笑脸,上课时的热情投入,给予支教队员极大鼓励。双线支教,不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丰富有趣的拓展课程,也使得支教队员们收获一份惊喜和发自内心的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说:“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支教队员们“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抱着成为“四有好老师”的信念,向孩子们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用自身的力量,架起乡村教育与高校教育之间的一座桥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26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