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梆子是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地方传统戏剧,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作为家乡的文化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莱芜地区第一大队”实践队在家乡莱芜开展了“探寻家乡变化,点赞美丽中国”之“‘走进’莱芜梆子,传承非遗文化”实践活动。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包括梆子与微调两类声腔。据考证,莱芜梆子已有300多年历史。在这漫长的三百年岁月中,莱芜梆子从萌芽、雏形到发展、繁荣、转折、成熟一直到现在,经历岁月的沉淀和洗濯,莱芜梆子变得更加成熟。莱芜梆子的起源可追溯到乾隆末年。在乾隆末年,安徽徽戏班社——老阳春在泰沂山区一带活动时发现具有粗犷高昂特色的“梆子腔”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老阳春”班为自身生存,开始逐步移植“梆子腔”,由此“梆子腔”与徽戏日益融合演变。再加上受地方方言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发展变化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子”。
在莱芜梆子的发展过程中,有黄金时期也有到没落的边缘的危险时期。莱芜梆子在从清光绪末年到抗日战争(约1886年至1937年)爆发以前的五十年间,达到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然而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个日趋繁茂的地方剧种遭受了严重的摧残。班社被迫解散,艺人四处飘零。除有少数民间业余剧团季节性演出活动外,无一个职业班社存留,也无一个科班建立。只有抗日根据地的文工团仍以莱芜梆子的曲调演唱革命内容,唤起民众共同对敌。莱芜梆子日趋衰退,到了没落的边缘。直到1954年1月14日“莱芜国营民艺剧团”建立后,才有了恢复和一定的发展。1956年, 正式改名为“莱芜梆子剧团”。从此,“莱芜梆子”这几近灭绝的古老地方剧种,在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重又获得了新生。2008年6月7日,莱芜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疫情期间,莱芜梆子剧团的艺术家们创作了《菜农的心愿》等作品,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莱芜梆子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实践队以线上交流调研的形式对莱芜梆子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对家人以及朋友的采访,发现身边的家乡人都知道莱芜梆子,但老一辈的家乡人对莱芜梆子有一定的了解,而年轻一代却不是非常的了解。由此,我实践队四名成员在进行团队内部分享交流学习的同时,向身边的朋友进行线上分享。
图为队长与成员共享屏幕一共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34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