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早上9点,《筑手中桥,绘心中梦》系列课程正式打响第一炮,系列课程包括《筷子拱桥的搭建》、《“悬浮桥”原理》以及《艺术创作简笔画》三个系列。《筑手中桥,绘心中梦》系列课程伴随着白坭二小小朋友们的热切期待中在腾讯群课堂平台上拉开了序幕。
小小建筑师:筷子拱桥的搭建
主讲老师李汶俊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云实践服务队的小伙伴们在上午9:00通过分享一场简单却又不失意义的科学实验课程,揭开了“赵州桥”、“石拱桥”等桥梁屹立不倒的物理原理,以类比想象的方式将复杂的物理原理简化为简单易懂的科学常识。
作为一节实验课,“筷子拱桥的搭建”自然成为了课程的大头部分,筷子拱桥的搭建要求小朋友们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而实验过后的数据记录过程则是考验小朋友们的思考能力,尽管实验部分有一定的难度,但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还是有一部分小朋友们能够完成搭建。在课程结束之后也有一部分的同学自己观看老师发上去的教程,自己琢磨自己搭建,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之下仍然能够搭建完成,这是作为老师觉得最为欣慰的,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探索我想也是所有老师希望看到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人师者,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爱上学习,《筑手中桥,绘心中梦》系列课程充分顺应学生心理活动过程,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例如:以佛山三水南丹山森林公园的玻璃吊桥作为引子,以身边事物引起共鸣,再探讨其中科学原理,再以情景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身边事物发现潜藏的科学原理。例如:摩擦力一节以拔河的方式类比摩擦力的相互阻碍的作用,以水流冲击鸡蛋壳类比拱面的作用等,以身边生动活泼事例作为教案都是希望让学生爱上学习。
教学的目的本身是为了传授知识,课程设计不在乎高端复杂,而是实用高效,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探索知识我觉得是每位老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悬浮桥”原理:为学生打开一扇好奇心和抽象思维的门
上午第二节课,主讲教师区艺锋开展了名为“‘悬浮桥’原理”的课程。课程以模型演示的方式,逐步展示“悬浮桥”结构,并介绍了“悬浮桥”结构的原理。教师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对“悬浮桥”这种比较“反常理”的结构产生好奇心,并通过讲解受力分析图,教导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分析物理问题。
学生对自己无法理解的、比较“反常理”的现象会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探索问题的热情。据了解,教师区艺锋在展示“悬浮桥”结构的模型时,几乎所有学生都觉得这个现象很神奇、很不可思议,紧接着就会提问“这个模型的原理是什么?”。可见,学生并不缺乏对事物、对现象的好奇心,只是需要教师为学生“打开一扇门”,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分析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将好奇心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力。
在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抽象概念来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发现客观真理必须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区艺锋在课程中以受力分析图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借助学生易于接受的卡通形象,逐步让学生明白抽象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用性。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需要教师来给予指引。所以,教师在其中充当的角色应是一位“开门指路”的人。
艺术创作:从想象到绘画
有所学当有所思,所思之物绘之于手,岂不妙哉!
在开展我们“筑手中桥、绘心中梦”的课题当天下午,经过了前面两节实验理论型课堂之后,黎少兰作为主讲老师,于当天下午2:30-3:10用4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带来了一个充满梦幻趣味的艺术创作课堂——简笔画创作,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艺术创作课程是基于本课题、立足于学生特点的一个综合性放松课堂。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回忆、想象、创作。首先结合“筑手中桥、绘心中梦”的“桥”的关键词,带领学生对前两节实践理论课程进行了简单地回顾和总结,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同时唤醒学生的大脑记忆;再根据前两节课提出的“悬浮”一次进行延申拓展,让学生进行“风暴式”想象,从悬浮到飞起、从地下到天上,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最后由想象出来的“悬浮的城堡”引入“天空之城”,并以此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对象,让学生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简笔画创作,同时继续激发学生对“天空之城“的想象力和创造了,培养学生从艺术模仿到艺术再生的能力。
课程的进行相当顺利,学生在老师循序渐进的引导下对课堂内容产生极大兴趣和共鸣,积极跟老师进行课堂互动,在想象环节学生的想象力一触即发,由老师的悬浮城堡,学生想到了飞行屋、火箭城堡……在创作环节,老师以打分为激励,鼓舞同学亲笔绘画,大部分同学都踊跃参与,纷纷把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到交流群里。对学生而言,他们的想象力被激发、自我创作顺利完成、同时得到老师的肯定,这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成就感。对老师而言,在课堂互动中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在创作环节收到了积极的反馈,这也让老师产生了巨大成就感。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在这次课程中有所收获并且轻松愉快,体验感极好。
学生真正学会了“筑手中桥”,也真实做到了“绘心中梦”,学有所思,思有所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3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