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四川省南充市7月25日电(通讯员石雯伶)2020年7月20日至21日,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组建的“萌芽”暑假社会实践队在国家级贫困县喜德县域内的加尔村展开了教育扶贫工作,为当地儿童拓宽文化视野,宣传并科普了卫生安全、疫情防控、国家扶贫政策等相关知识。
(图为“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抵达西昌市时,在车站前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穆苦思怡 摄)
从“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处了解到:喜德县大部分地区处于大凉山和小相岭间。加尔村坐落在高山之上,海拔超过3000米,道路崎岖,地势陡峭。如何走出大山上一直是困扰加尔村村民的难题。当地风沙、粉石多且杂,在道路上行驶较为颠簸,若是遇上雨天,道路更是泥泞湿滑无法通行。本次实践队员们前往加尔村时,老队员们欣然发现加尔村的交通已经有所改善。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先进的土木工程技术的帮助下,原来崎岖不平的泥巴路也被如今周道如砥的柏油路所替代。原本三个小时的车程所费时间,如今直接缩短了一半。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不便的问题,节约了通行时间,更加强了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帮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凉山。
西华师范大学一直十分关心喜德县的发展,建立了多个定点帮扶队。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到达加尔村后,与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驻村干部郑帅老师进行了回合,又在郑帅老师的主持下召开了交接会议。会议中,“萌芽”实践队队员们一同商榷了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本次暑假社会实践做出了如下工作安排:一发挥师范专业优势,为当地学生辅导功课;二结当下抗疫的时代背景,以学会感恩学习榜样为主要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根据当地村民生活状况,对加尔村的儿童进行生活习惯、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
(图为“萌芽”实践队在文学院驻村干部郑帅老师的主持下召开会议,进行了短暂的交接工作并制定了工作任务。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穆苦思怡 摄)
会议结束后,实践队员在西华师大文学院驻村干部郑帅老师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兵分两路。一部分队员负责考察当地扶贫状况,他们来到当地村民居住聚集点,挨家挨户地询问家庭里水、电、气等资源的使用状况,落实每家每户是否完全入住等居住情况。经过一番实地调查询问,实践队员们发现,当地村民的居住问题在“彝家新寨”“易地扶贫搬迁住房”等政策中寻找到了有效措施。原本破旧狭小的土培房被如今一户一栋的“乡村别墅”所替代,原本分散较远的居住点也集中起来。这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住房条件,也方便了邻里之间交流沟通、互帮互助、融洽关系。停水停电的现象逐渐减少。桌椅、电视、床、衣柜等家具也由国家出资免费提供。但当地由于缺乏天然气、太阳能、热水器等资源,依然存在着村民使用热水较为困难的问题,若要使用热水仍需用火炉进行加热。此外,个别村民的房屋还存在漏雨、水管未接通等问题。
另一部分队员则为开班做准备,在招募当地学生的同时,也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这些孩子大多住在山腰或山脚下,而学校建在山上,有的孩子甚至离学校有几座山的距离。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走路爬山上下学,大量学习时间因路途原因被耽搁掉。同时,实践队员还了解到由于当地学校无法提供学生餐,他们的午餐皆是自备。孩子们每日只吃两顿饭,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塑料口袋或是油纸口袋裹上白米饭、几根土豆条和荞麦饼带到学校。等到开饭时,这些饭菜皆已冰冷。所以加尔村存在当地儿童上下学的条件较为艰苦、营养跟不上等问题。
(图为实践队员李木子和贾文琪两人正在了解当地孩子的学习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玉 摄)
队员们在经过一下午的实地考察,整合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依照实际情况对工作计划做出了适当的调整,积极准备之后给孩子们上课的相关工作资料。此外,他们还指出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遗点、漏点,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并整理出来,向有关政府部门及时地反映了相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道,“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为民情怀和执政信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习总书记在两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而交通建设和住房问题则是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脱贫攻坚任务的重中之重。尽管在实地考察中仍存在个别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加尔村的新变化,论证了国家政府从实际出发,制定精准扶贫的政策的可行性、惠民性,也加固了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大凉山脱贫的信心。
接下来“萌芽”暑期社会实践队将在大凉山挥洒汗水,于脱贫攻坚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为助力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42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