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琴韵,东方弦魂——徐州胡琴
——调研徐州胡琴文化,感悟原生态传统文明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SEU 艺梦渝舟实践团)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徐州因为蓬勃发展的胡琴文化被冠以“二胡之乡”的美名,楚汉文化基因中对音乐的向往,正在今天的徐州大地上展现出来。如今的胡琴正在成为东方乐器的一个代表,为了调研探访手工制作胡琴的工艺,在今年的7月18号至19号期间,东南大学“艺梦渝舟”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来到徐州弦魂国乐文化传播基地和中国胡琴艺术博物馆,与传统胡琴手工制作人对话,了解胡琴的制作过程,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胡琴始于唐朝,因为来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古代汉人称谓北方少数民族为“胡”:从北方传过来的琴,因此而得名。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如今的徐州传承古风,将胡琴这个本来自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变成了属于自己的名片,在不断推动着胡琴文化的发展,在徐州民间也涌现出一批传统胡琴的手工制造者,在工业化的今天,仍然散发着独有的魅力。
这里不得不提到徐州的中国胡琴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筹备之初,来自民间和各界人士的捐赠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收藏。著名的二胡艺术家马有德参观完博物馆以后感慨到:“雕塑,展馆和四周的茂林修竹,假山溪水相映成趣。其中教育,讲授等方面的实物和材料馆藏内容覆盖了吹奏,创作,一笔贵重财富将留给后人”。不仅仅是官方推动着胡琴的发展,这个原本来自于北方的乐器,在徐州的民间扎根,渐渐成为每一个徐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兴趣爱好,它是民间仪式音乐和地方特色剧种中必备的主要乐器,为人们所熟知。
调研的第一天,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来到了云龙公园新村方相洪爷爷的家中。爷爷是徐州当地村民,今年76 岁,曾经是当地的一名木工,家中大小家具都是出自他之手。年轻时在水泥厂工作的时候结识厂内一位擅于弹奏胡琴的老员工,从此爷爷与胡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接触胡琴之初的学习弹奏,到后来利用自己的手工艺功夫研究制作胡琴,再到后来四处走访学习,并主动探究胡琴历史,在村内发扬胡琴文化,传播胡琴技艺等等,胡琴已经成为爷爷晚年最大的乐趣。
当天爷爷当场制作了胡琴的各个部件,并给实践小队的成员们讲解原理和故事。爷爷介绍道:首先,胡琴由琴筒、琴杆、弦轴、千斤、琴码、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全长 80 厘米~84厘米。
“胡琴中最显眼的是琴筒,琴筒多是木质和木纹均特别好的刺楸木做振动面板。利用
电刨得到一个六边形木筒,再用锉刀加工内部,得到一个空心筒状结构。”
“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
(胡琴杆) (弦轴) (弦轴与胡琴杆连接开孔)
“琴杆又称立竹,原多用生长年限较长、竹节较多的乌斑竹制作,以较粗的竹根部位
作为琴头,琴杆上端随竹节自然向后弯曲,呈锥形倒向插入琴筒中。”
“弦轴又称周兜,为木制圆锥体,两个弦轴呈横八字形插入琴杆上端,较粗的轴顶部
位用于张弦。”
(千斤) (胡琴弓线)“千斤,只琴筒面板正中置琴马,张两条较粗的丝弦 。一般用稍粗的丝弦绕扎而(也有用千斤钩的,如京胡),将弦绕在琴杆和琴弦上,转三两圈后,再单独绕琴杆一圈系住。它通常是在琴筒到上轴之间的三分之二位置上(距琴码约 40cm)。”
(蛤蟆皮) (乌梢蛇皮) (蟒蛇皮)
“琴弓用木制弓杆,两端系以马尾为弓毛,夹于两弦间拉奏。”
“在传统的而制作中,胡琴所用的蒙皮不是现代化工的皮质,而是多用蛇皮或是其他
动物的皮。”爷爷为实践小队的成员们介绍道。他为了实验各种蒙皮对音质的影响,不断进行尝试,“首先排除了那些工厂里的东西,之前山上找乌梢蛇,蟒蛇但现在这个蛇已经是国家保护动物,即使能抓也很难找到了。后来我也试了蛤蟆皮,也试了蛇身上不同的部位,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去年开始,有人介绍给我鲨鱼皮,我试了试发现一些有优点,用鲨鱼皮蒙琴的使用寿命是很长的。鲨鱼皮不容易破裂,原因是它本身就是天然鱼皮,是一种胶体,对胡琴保养也就更方便了,同时呢音质也能保证。”
“底座,把买来的木头用电刨裁成长方形的琴托,再用手电钻在琴托的一方打上两个洞,用螺丝固定在琴筒下方。”
爷爷在完成部件的制作以后,开始对胡琴的组装和打磨。打磨弦轴,是为了让弦轴和之前已经钻好孔的胡琴孔紧密结合。将胡琴弓连接到胡琴杆上,以便弓的使用和携带不易被遗忘。之后爷爷将胡琴杆插入到预留的胡琴筒的洞内,最后把胡琴筒和胡琴板用螺丝连接在一起 。
在完成了这把新琴的制作以后,爷爷先是自言自语,在一旁嘀咕摆弄了一番,便坐在凳子上演奏起来,先是弹奏了胡琴中较为简单的《八月桂花香》《东方红》,又主动为实践小队的成员们介绍了弹奏胡琴的知识。
在调研的第二天,实践小队的成员们走访了中国胡琴博物馆,采访了徐州二胡协会副会长林耀先生。林耀先生出生于胡琴演奏世家,从小就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熏陶,从 6 岁起,就与妹妹于海音一道跟随舅父于汉先生学习胡琴演奏,每周都要往返来回南京徐州,那时的林耀年纪虽小,但对胡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据他回忆,于汉教授在他参加南京艺术学院考试的前夕,对他进行突击性的形体训练,这让只顾着埋头拉琴的林耀看到了胡琴的新世界,除了单纯的演奏外,他从舅父身上学到了演奏形体,表情,眼神,学会了与演奏完毕的鞠躬致谢,演奏中与老师的颜色交流。这都让林耀意识到,对胡琴的学习不仅仅是演奏的练习,也为后来他成为一个胡琴制作师打下了基础。在古代,每一位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大师,不仅要会拉琴,更是一位位制琴能手。如今,林耀介绍道,很多的民族器乐爱好者对待胡琴表演,往往只注重拉弓推弓,他说到“自己用的琴自己最清楚,找大师做琴,还不如自己来” 。目前,胡琴演奏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老一辈艺术家因年龄增大逐渐退出,部分青壮年力量为了谋生逐步放手胡琴,而林耀始终坚持在自己的胡琴事业,工作之余带着自己的技艺和亲手制作的琴与欧洲、澳洲等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虽然胡琴产业很大,培训市场很广,但相比以前还是缩水了很多。我所做的这些工作,初衷就是进一步推广本民族的传统器乐文化”。徐州日新月异的变化促进了整座城市整体文化氛围的提升,胡琴文化是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胡琴节的成功举办,让更多人的目光聚集在徐州,提升了徐州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而带动了徐州胡琴的发展。同样,胡琴吸引了人民群众的注意,推动了其他本土特色文化的普及。如此这般,以胡琴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永远流传下去。
在本次调研中,一位位胡琴制作师傅所表现出的是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和研究,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在乡村之中,也可能至今为止都没有以胡琴谋生,但在青年时代就种下了胡琴的种子,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里便一直有胡琴相伴,以胡琴为乐。他们不仅以精湛的技艺打动观众,更以平易近人的态度让所有接触胡琴的人赞不绝口。这样诞生于乡土的乐器,也生长在乡土之中。青少年们也慢慢将目光投到这样的传统手工艺之中,尝试着接触理解胡琴中包含的历史和文化,这份热情和好奇壮大了这座城市胡琴艺术的生力军队伍,一代又一代的胡琴爱好者是保证这项活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除了胡琴艺术的参与者在不断更新,胡琴艺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发展。有像方相洪,郑小明这样的传统传承人不断地挑战自我,探索胡琴艺术未知的领域,不断地尝试创新,力求完美;也有像政府机构,重视传统文化,重新拾起并发扬光大。而这种文化上的发展,最终能促进人民大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2004年10月,徐州市举办了第一届胡琴艺术节,在各方支持下,每一届均有一个突出的主题,如第一届的“盛大规模”,第二届的“创新发展”,第三届的“走出国门”,每届活动均会邀请国内外知名胡琴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参与演出,胡琴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胡琴节走出徐州、走进北京、走入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东方弦魂”音乐会,来自东方的琴声将会在世界的舞台上越奏越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4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