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为代表的个人综合能力,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增强同学们对抗磨难的抵抗力、信心与决心,2020年江西农业大学人文院团委组织学生委员及社团负责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组成了“学习英模事迹,弘扬抗疫精神”的暑期社会实践营队,由于处于疫情特殊时期,学校创新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方式,采取了“线上+线下”的活动模式,通过借助“互联网+”新模式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时事相结合,这种新的模式可以让参与人员在深入了解社会实践的同时,还可以在线上交流心得体会。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主要采取线上采访人文学院在抗疫期间顶在防控一线的优秀师生,他们冲锋的向前让大家看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团队成员要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宣传他们的优良事迹,为当代青年树立良好的榜样。
青年教师冲锋在前,调节心态服务人民。疫情防控工作正紧张进行,城市和乡村的各个角落筑起了层层防线。在这些人中,有一个群体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他们就是“志愿者”。人文学院辅导员袁梁同志在疫情期间抓紧对学院学生进行健康排查、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为学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抗“疫”一线,成为了一名志愿活动的冲锋者、誓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说服家人主动参与到了学校的抗“疫”值班,在学校门口站岗执勤,对进出学校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他说:“积极防疫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高校青年辅导员,这是该做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使命在号召我,责任在催促我,学生在看着我,请家人放心,请学校放心,请祖国放心,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青年教师舍小家、为大家,守护一方平安,无论身份,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团的号召,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将自己心中的“那抹红”带到了抗“疫”一线,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役中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学生党员优秀模范,深入基层投身抗疫。在这次“大考”中,90后00后成抗疫一线主力军,他们握住了时代递出的接力棒。有的刚成年仍在读书,有的刚出校园,面对未知也有害怕,但他们没后退,正是庄严的被选择感。青年强则国家强,他们绝不是娇滴滴的一代,让我们相信年轻的力量。人文学院吴志伟于2019年11月推选成为了预备党员,他说“以前是党和政府帮助我的家庭,这次我也想为大家出一份力。”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当得知家乡贵溪市滨江镇江南村当地的卡点需要值守人员时,他主动申请参加本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从2月8日开始,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岗位上,在江南村路口卡点对来往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测体温,同时耐心告知进出的村民不要串门、出门要戴口罩等;即使是在执勤回家的路上,也不忘记向站在家门口的村民们宣传不要聚集聊天,保护好自己,他的身影每天可见……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我院党员同志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尽己所能、不求回报,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一线传递出满满的正能量。
人文学子志愿服务,默默付出贡献力量。这场战“疫”,从来不是少数人在抗击,而是所有中国人的并肩作战!有人冲锋陷阵,有人守家护院,你我的力量,不容忽视。人文学子积极响应党团号召,在全国各地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加油。人文学院的康力文同学在疫情期间挺身而出,不仅主动志愿参加红十字会的物资登记工作,还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给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送去自己的鼓励和祝福,帮助遭受病毒折磨的人们增强抗疫的信心,为这次抗疫行动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采访团队成员得知她每天不辞辛苦,在疫情最紧急的时候,还坚持到红十字会做志愿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地一致,在困难出现时总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我们人文学院像这样顶在防控一线的优秀师生还有很多,他们虽不能成为疫情防控的“逆行者”,但他们带着“逆行者”的精神成为了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的“阻击者”。他们是这个春节又一波最可爱的人!
不是捐躯赴国难才是大侠,也不是干了惊天动地事才叫英雄。在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一线,每位在风险中奉献的志愿者,都称得上平凡英雄。他们的坚守,让疫魔却步;他们的奔走,解人燃眉之急;他们冲锋向前,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们都配得上致敬!
江西农业大学团委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47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