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太阳和躲在樟树边嘶嘶鸣叫的蝉一样热情,偶尔一阵风吹过,卷挟着夏日专属的燥热。没有在挂着“城步民族文化体育中心”这几个大字的牌楼外过多停留,我们径直来到城步文化馆,见到了县文化馆副馆长、非遗专干江千。
江千本是学美术出身,走进他的办公室时,那种不拘小节的艺术气质扑面而来。你可以看见两张茶几散乱的堆积着一些完成的油画和版画,三脚架上还有正在创作的画作。由于工作原因,江千近两年才重拾画笔,画画成了他繁琐工作之余难得的消遣。
说起非遗申报和保护,江千有着相当丰富的工作经历与经验。自2008年从乡镇文化站调入县文化馆之后,江千就开始参与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以及申报工作。刚一上任,他带着对非遗工作的满腔热情,立马着手对丹口吊龙相关资料的挖掘整理,于2009年正式进行非遗申报,直到2011年通过文化部的审查和验收,丹口吊龙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申报时间之长,工作之繁琐在这里可见一斑。江千笑称自己在非遗工作方面是“年轻的老兵”,不仅仅只是把它当做自己的任务,而且还充满着对这份工作的的真诚与热爱,永葆活力与热情。据悉,在文化部门的努力之下,城步苗族自治县如今已申报有国家级1项、省级2项、市级10项、县级4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丹口吊龙在内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
谈及丹口吊龙的传承与保护,江千如数家珍。他介绍到,据口传历史描述,丹口吊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由丁本贯开创,丁家世代传袭,之后经历了发展、繁荣、衰落这几个阶段。由于其制作工艺的复杂和人力物力的较大消耗,丹口吊龙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挖掘和整理相关资料前夕,丹口吊龙几乎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但好在政府采取了抢救和保护措施,加大了保护和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措施如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开办传承人培训班等,号召人们学习并传承吊龙扎制及舞龙技艺。此外,政府还通过各级电视台以及自媒体宣传舞龙队大小活动,并开发非遗传承的校本课程,这些措施增进了人们对丹口吊龙的了解,提高了其知名度,扩大了其文化影响力,让这项古老技艺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尽管如今非遗的生存现状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是江千仍然有着自己的担忧。“大量青年人外出务工,对吊龙的了解和接触不够,传承人非常难找。”江千如是说道。大部分传承人群的年龄偏高,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情不足,缺乏学习动力,传承人群断层现象逐渐凸显。另外当地对现有非遗利用存在不足,在市场经济下展现出来的发展动力有所欠缺,比如:当地吊龙队创收的途径无非在于承接商业演出,但这样的收入并不能满足整个吊龙队数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而由于缺少专业的研发团队和资金投入,研发生产相关文创产品进行销售的想法暂时被搁置一旁。如何让人们愿意去了解传统文化,如何让人们安心的继承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江千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江千认为,当地居民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利用独特的资源不断创新形式,推动文旅融合,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发展内力,让输血式投入转变为造血式投入。同时,丹口吊龙的传承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吸纳各地人员特别是青壮年加入吊龙保护和传承的队伍,为其注入新鲜血液。除此之外,江千在采访中反复提及文化自信这个话题,在他看来,青年人要保有对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认同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耐心地去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仍然有着一段艰难的过程”,江千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这个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队伍里来,而这位“年轻的老兵”,仍将奋斗在非遗保护和宣传的第一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5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