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忆古思今
—“缅怀先烈,民族脊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7月26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缅怀先烈,民族脊梁”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两名成员高寒冰,时康分别前往洛宁烈士陵园和城郎战役烈士墓群进行追思纪念活动。
洛宁县烈士陵园位于城关镇西关上寺村,距城区约一公里,始建于1957年。陵园大体分为两大部分,输水渠以南为游览区,是市民是晨练、健身的场所。输水渠以北为革命烈士墓区和瞻仰区,烈士墓区安葬着70名在解放洛宁和国防建设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烈士墓采用水泥砖砌,每座烈士墓竖纪念碑一块,载明烈士姓名、历任职务、牺牲时间和地点。烈士纪念总碑,碑高11.48米,纪念碑正面镶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烫金铜字。
再往里走,组员分别参观陵园内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的纪念碑和铜像。李翔梧、刘志敏烈士纪念亭于1985年修建,纪念亭为六角仿古建筑,李翔梧、刘志敏纪念碑竖立在亭正中央,原国家主席杨尚坤为纪念碑题写了碑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宋任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分别题词。
随后,组员到纪念碑前鞠躬缅怀,观看碑文,工作人员向组员讲述了纪念碑和碑文的来由。洛宁县烈士纪念亭,它为六角仿古建筑,纪念碑载记着1100多名在洛宁解放事业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以后,洛宁县第一任县长张逢溪撰写碑文。洛宁县烈士陵园已成为褒扬革命烈士精神,对全县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阵地。最后组员在烈士墓碑前进行扫墓,并再次缅怀烈士。
与此同时,组员时康来到了城郎战役烈士墓群。城郎战役烈士墓群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是三条道路的交叉路口。
据组员实践了解,城郎战役发生于1946年5月7日,是一场反包围战役。当日驻守石门的国民党部队纠集河北保安队及元氏杂牌军共6个团包围了驻守在今鹿泉、元氏两县境内的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独立第四旅旅部及第十一团便驻扎在元氏县城郎村。最终,国民党部队在被包围部队的顽强抵抗及其它部队的救援和当地民兵的积极配合下溃败,仓皇逃向石门。当时牺牲的战士们被三三两两地合葬,这些烈士的祖籍多为山东、山西。部分烈士的遗体遗骸被他们的家人运回家乡安葬,但仍有很多“无名英雄”长眠于此。“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城郎战役烈士墓群规模并不大,没有像景区一样对外开放。在2000年以前,当地学校会在清明节带领学生前往扫墓。由于种种原因,烈士墓群被渐渐忽视。直到2015年,烈士墓群才被重新修缮。
先烈们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才有了我们美好的今天,有了国家繁荣的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忘记他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将先烈们崇高的精神传承下去,代代相传,永不枯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52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