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革命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2020年7月26日,田列昊同学和黄建雨同学在线上对济南博物馆下辖场馆的蔡公时纪念馆印象深刻,国民政府战地委员会外交处长兼外交部特派山东交涉员蔡公时先生英勇遇难之地,馆舍为德式风格建筑,约建于1920年。馆内展览以“五·三惨案”和蔡公时先生事迹为主题,再现了蔡公时追求革命、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光辉一生。蔡公时先生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发扬和学习,为我们大学生对爱国精神的理解起到了引领作用。

张龙洋同学和李洪泽同学在线上观看了礼赞共和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此次科普展览分为逐梦星空,瀚海扬波,核能伟业,制造强国,智能互联,健康生活6个方面。站在入口处首先看到的是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六位院士。按照顺序,张龙洋同学和李洪泽同学依次观看了长征系列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国产航母,第一颗原子弹,中国铁路,5G引领世界等,体会到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巨大成果,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站在世界前列,新中国的蓬勃发展,举世为之动容。这次会展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曾记落后挨打的中国短短时间就能以如此身姿亮世,而只有创造过辉煌而又经历过低谷的民族,才会对于复兴有最殷切的期盼。现在的中国,不驰空想,不鹜虚声,昂首走在世界舞台!

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深入了解抗战历史,继承和发扬他们为国捐躯,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缅怀先烈,勿忘国耻。促进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百年五四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青年大学生应以亲身经历感受红色文化,弘扬和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培育自身的爱国精神。
如今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的人民多么幸福,祖国的江山多么壮丽。可是,七十年背后的风风雨雨不能忘却,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跨过的万水千山无法忘却,这些都是无数无产阶级前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通过此次“探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暑期实践,同学们更加明白,要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更要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撰稿人:田列昊、黄建雨、李洪泽、张龙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54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