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量大学子赴新叶古村调研:乡村振兴下的姓氏聚居古村落发展现状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作者:古村的遗响暑期实

(通讯员:石孙瑜)

新叶村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江南传统乡村,新叶古村未曾间断地保持着血缘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新叶村包括祠堂和寺庙在内的各朝古建筑都被保存得相对完好,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为深入了解新叶村在“乡村振兴”政策下的发展现状,探究叶氏姓氏文化在当今新叶村治理、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成立了“古村的遗响”实践小组,7月24日,该小队成员来到新叶古村进行实地调研。

偶遇铜线手艺人

小队走访古村的时间正值七月,正是新叶古村盛产莲子的时节。队员们一走入新叶村的入口,就看到许多摆摊的小商小贩,在他们的摊位上,莲子、莲心分别用密封袋装好,摆列得整整齐齐,还有许多桃胶、干菜等当地的特产。除此之外,一位用铜线做手工艺的老人格外引人注意,他的摊位摆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上面摆满了五彩斑斓的工艺品,包括摩托车、手枪、洋娃娃、彩尾凤凰等等样式,都是用平平无奇的铜线编织而成的,摸样却栩栩如生,令路过的游客都啧啧称奇。只见他布满老茧的大手格外灵活地绕过一圈圈铜电线,一只机器人就在他手下初具形态。

这位手艺人接受了小队成员的采访。他告诉小队的成员,他姓叶,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叶人,学这门手艺已有五六年了,自从新叶古村开发为旅游景点后就开始萌发做工艺品的念头,在当地旅游经济未受新冠疫情影响之前,每天还能有小两百的收入。但是随着新叶村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他的小摊位并没有明显的收入增多。这位手艺人还表示,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多给农民一些补助,多加宣传。让农民也能共享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繁荣和富裕。

墨笔丹青绘画意

新叶古村内部多是狭窄的小巷小道,居民的房屋和古祠堂古寺之间,多由块块荷花田分隔,虽不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但也规模不小,让人不禁赞叹。站在小巷深处,远远望去:荷塘里的荷叶生长得茂盛而富有生机,为严热的盛夏增添了一份清凉,古祠堂庄严的房顶在微微摇曳的荷塘间影影绰绰,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在荷花田间的田埂上摆着许多折叠椅、画板、颜料等等,画板上是孩子们未完成的画,而画画的孩子们不知去哪儿了,许是跟着老师一起参观这座古老的村落吧。毕竟,正是这样雅致的景色,吸引了这些孩子来这里写生。这些半成品虽不是神功意匠,却让人感受到在这稚嫩的一笔一画下,是孩子们对世间美好事物最纯粹、没有瑕疵的欣赏与热爱。这些有着滚烫灵魂的画,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一隅冷饮店的冷暖

在村里走访了几个小时后,小队成员们感到口干舌燥,便走进一家冷饮店。冷饮店内布置十分简单,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一台冰箱、一张桌子和四把椅子;店里卖的冷饮也很简单,仅是自家做的龟苓膏、绿豆汤和一些冰棍。一位成员要了一杯龟苓膏,老板娘拿出一个装了白糖水的矿泉水瓶往里加了点甜。在这样炎热的季节里,饮一杯清甜解暑的龟苓膏无疑是极大的满足和幸福。

吃完龟苓膏,小组成员便与老板娘寒暄起来。老板娘告诉我们,她不是新叶村本地人,而是嫁到这里来的。这间冷饮店是从新叶村开发旅游业开始开张的,但是生意却一直不是很好,今天算比较幸运有好多学生来这里写生,到她这里来买饮品,生意才算好一些;但在平时,跟着旅游团来的游客,都会被带到与旅游团有合作的商铺,她们这些个体经营地小店没人脉也没资金,与整个新叶古村旅游业相比,所得的利润实在是微乎其微,更甚者,有些村民勾心斗角地用不实消息举报同行来获得更多的游客资源。讲到这里,老板娘很是愤愤,“本来我就是自己闹肩周炎,又有糖尿病,所以在家里工作,现在还不如去打工好了。”

这样的境遇让人很是唏嘘和同情,而事实上,在新叶古村有相同情况的人还有很多。这些在底层的普通农民只能靠小本经营维持着日常地开销,新叶古村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将福泽带给他们,甚至原先耕种的田地也被政府征收回去,鲜有补偿,他们仿佛成了这轮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牺牲品。

结语

新叶古村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是令人欣喜的,但是这样的经营模式显然还不成熟。政府应该要加强本村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宣传,统一管理村民们的产业,只有越来越多的发展成果更广地普及到所有村民,所有人才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为新叶古村注入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这也是姓氏文化在当代最好的体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5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群策群力,标新立异

2022年7月6日,“秾人向徐周”团队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了解,同时团队将直播带货执行方案进行了细化。关于互联网+电商平台的构建,团队首先查找了国内比较当红的电商……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 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治理,2022年6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秾人向徐周”实践团队深入江…… 刘思辰 程序 狄恩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农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秾人向徐周”团队 第4期简报—

简报秾人向徐周“三下乡”实践团队编第4期2022年7月4日走傍徐周访消息2022年7月3日下午,“秾人向徐周”线下团队和徐周村钱书记和徐经理进行了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钱书记提出了希望我们可…… 刘思辰 狄恩雨 程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清风徐来,微漾波澜——“清风实践团”建立微信公众号
7月26日,“清风实践团”针对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目标,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沙子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实践活动,清风实践团为迎合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青年…
清风徐来,微漾波澜——“清风实践团”建立微信公众号
7月26日,“清风实践团”针对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目标,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沙子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实践活动,清风实践团为迎合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青年…
清风徐来,微漾波澜——“清风实践团”建立微信公众号
7月26日,“清风实践团”针对为大学生提供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目标,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沙子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实践活动,清风实践团为迎合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青年…
名门世家——普通小区的防疫
2020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短时间内席卷了整个中原大地。面对疫情的蔓延,国家当机立断,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通过全方位把控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守护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而现在我们…
安徽大学生走进贫困乡村,助力脱贫攻坚--“云”智扶,光落“地”-社会实践
安徽大学生走进贫困乡村,助力脱贫攻坚--“云”智扶,光落“地”-社会实践7月26日为了深入调研“地摊经济”在国家智慧扶贫中所体现出的作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智扶小分队深入乡村,助力脱贫攻坚。飒飒东风细雨…
《大山里的太阳花》
《大山里的太阳花》心得体会在主持人海霞娓娓道来中,我们逐渐走进了大山,看到了那朵耀眼的太阳花!在青岛上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有一朵土族太阳花正在缓缓升起。苏晓莉,互助县人,2015年在外创业时回望家乡…
向疫情期间的高校守卫者致敬
2020年7月26日,我代表赢了回去开派队来到了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学院越秀校区。越秀校区的正大门只并列开了两条通道,一条供机动车通行,一条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通道左右两侧分别是传达室和搭建的登记…
“绿洲”实践团走访贵州,深入了解垃圾分类
为积极响应政府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覆盖”,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们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了解。7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绿洲”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贵州省贵州省施秉县进行走访调…
疫情期间,谁是高校的守卫者?
2020年7月26日,我代表赢了回去开派队到达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嘉兴学院梁林校区,对安保人员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采访。嘉兴学院梁林校区由于道路维修,正大门不予开放,人员进出都集中于侧门,正大门的安保人…
加油!脱贫攻坚!
加油!脱贫攻坚!7月24日,湖州师范学院组织观看了视频《加油,脱贫攻坚》。《加油!脱贫攻坚》是由中央主推出的系列短视频。在主持人海霞的描述当中,苏晓莉,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人,我们可以看到5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