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世代代·声声不息—阜宁牛歌
--调研盐城阜宁牛歌文化,感悟原生态传统文明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SEU艺梦渝舟实践团)
近年来我国对于民间传唱音乐的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传承祖先世代传唱的珍贵音乐,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及意义,7月19日到21日,东南大学“艺梦渝舟”社会实践团队小分队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原生态文化调研活动。旨在分析阜宁县牛歌文化的背景与现状,挖掘阜宁牛歌典型特征与特色文化。保护民间音乐这个活态的生命体。阜宁牛歌有着自己的调节系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完成自身的蜕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从田间的传统歌曲,变为了结合新的艺术形式而呈现出的全新的牛歌文化。
在实地调研之前,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就已经查阅资料了解到了牛歌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牛歌的分类及特点。牛歌随着牛耕文化的出现而逐渐存在于田地间。用牛耕作的人们就用牛歌与劳作的牛进行心灵沟通。在旧社会,被地主压迫的农民往往通过抒发自己心中的苦闷,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并且鞭策牛完成耕作任务。在抗日战争时期,阜宁县曾作为新四军驻扎基地,具有浓烈的红色情怀,军民之情也在此留下了一段有一段动人的佳话。陈毅,刘少奇等曾在此指导战役。在某场战役后,胜利归来的战士们与农民们一起拥牛耕地,军民之情也在牛歌声中变得愈发浓厚,更加深了阜宁人民与牛之间深厚的感情。
(图 摄于阜宁县阜城十里风光带乡愁馆)
(图 摄于阜城十里风光带乡愁馆)
在阜宁当地,牛歌被称为牛歌号子,或是“打哩哩”,是世世代代的农民和老牛沟通合作所产生的结晶,是牛耕时代特有的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与牛交流感情的语言。牛歌分为很多种。有耕田牛歌,耙地牛歌,打场牛歌,赶车牛歌,上墒牛歌,放墒牛歌等等。其中耕田牛歌强调节奏感,耙地牛歌强调速度,赶车牛歌分为上坡下坡,节奏时快时慢,上墒牛歌是悠扬的小调,放墒牛歌是愉快轻松的歌声。他们的旋律或悠扬,或高亢,或感伤,记录着田园生活的情感和味道。除此之外牛歌有一种叫做“小放牛”的类型,是孩子们带领牛去河边吃草的旋律。
牛歌虽无固定的形式但有固定的情感。在旧社会,没有机械化的农耕物品,只有老百姓和勤恳的老牛一起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老百姓与牛有了深厚的感情,老百姓甚至把正月二十定为了牛的生日。牛歌也成了穷苦老百姓抒发痛苦的一种传统歌曲。旧社会有一些乞丐就把自己写的词句用牛歌的形式唱出来,借以表达自己痛苦与的生活,如:“这边又到那边去,老板奶奶要发财,发财就从今天起,求你拿个馒头来。”由此可见,牛歌也是一种接地气的通俗的歌曲,不论贫穷富有,男女老少,皆可用牛歌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抗战时期,军民鱼水之情也在牛歌声中愈发浓厚。战争归来的战士们与百姓一起拥牛耕地,唱着的牛歌便是高昂的旋律。
调研的第一天,实践小队的成员们来到了阜城十里风光带,十里风光带负责人刘红介绍:阜城十里风光带也在有意识地介绍牛耕文化的重要性,将更多的牛耕元素添加到展示馆中,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都能够行动起来,保护我们传统原生态的牛歌文化。在乡愁馆房子外墙上画着一幅农民与牛在田间耕的场景,画面生动活泼,展现了田间工作的无限活力。
(图 摄于阜城十里风光带)
馆内有许多古老的牛耕文化时的工作器具,如铁犁;牛轭;锛子;磨子等,参观后,我们了解到了古老的牛耕文化的器具。看着珍贵的记录影像和真实的耕地器具还有栩栩如生的雕塑,仿佛真的置身于田野间,看到了农民们挥洒汗水,在田间唱着牛歌,与牛用牛歌进行沟通,一同为了庄稼的丰收而奋斗。
(图 摄于阜城十里风光带乡愁馆)
(图 摄于阜城十里风光带乡愁馆)
阜城十里风光带中随处可见人们对于牛耕文化的亲近与重视。路边有很多磨子,草坪上有耕地的铁牛,还有表现耕牛与人们和谐相处的画面的雕塑。在这里,成员们也亲切地感受到牛耕文化深深的植入在了阜宁当地人民的生活中,伴随着当地人们祖祖辈辈的发展。
(图 摄于阜城十里风光带)
(图 摄于阜城十里风光带)
调研的第二天,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在阜宁县牛歌文化展示厅拜访了阜宁牛歌协会艺术总顾问,阜宁牛歌传承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牛歌申请人顾宝华老师。顾老师为实践小队的成员们详细的介绍了牛歌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牛歌文化的分类及特点,也了解了他对于牛歌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顾老师曾在人民大会堂宣讲过牛歌的特点特征。从搜集牛歌到把牛歌搬上舞台,再到给牛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心中一直揣着一个“牛歌梦”。几年前一次下乡调研的机会,他无意间听到一位老农在唱牛歌,久违的声音一下子把他拉回了童年。他决定挖掘牛歌,抢救这种牛歌文化,让更多人能够听到原生态的传统牛歌。顾宝华介绍:牛歌与阜宁县的人们有着非常特别的关系,在过去,没有牛就没有耕地的劳动力,就没有粮食,人们就无法生存。因此牛在世世代代的与人的相处中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了。他还主张要定期举办一些与牛耕传承相关的活动,现在牛歌在当地已经形成特色,男女老少皆可接触牛歌。县城举办“牛歌进课堂”,每年都有“打春牛”的仪式,诸多活动让更多的孩子,青年人也能接触、了解进而热爱传统牛耕文化。
在与顾老师的交谈中,实践小队的成员们纷纷认为,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不光需要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青少年对于原生态文化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青少年们都参与文化的传承,这种珍贵的原生态文化才能继续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图 摄于阜宁县牛歌文化展示厅)
(图 摄于阜宁县牛歌文化展示厅)
调研的第三天,实践小队的成员们带着对于牛歌这种原生态文化的理解走进了田地间,寻找最真实的牛歌号子。带着这样的目标,成员们拜访了阜宁县新沟镇新西村的顾自茂爷爷。爷爷是一位牛歌的传唱者。一个月前成员们曾偶然发现爷爷和牛在耕地时唱着的牛歌被拍摄了下来。在拜访中,成员们了解到在爷爷家里有四头耕牛,三头小牛犊,家里世代以农耕为业。
爷爷奶奶介绍道,家里的牛非常勤劳,从当初把牛买回来的时候,他就很听话,只要人对它友好,牛就会忠诚地对自己,每年耕地的时候,牛就是自己最好的伙伴。下午奶奶喂牛的时候,牛在吃食时快活地摇着尾巴。之后,爷爷还领着牛去乡间小路上逛了逛,牛也在爷爷轻快的牛歌声中小跑了起来。
(图 摄于阜宁县新沟镇新西村)
(图 摄于阜宁县新沟镇新西村)
在这次的调研过程中,实践小队的成员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牛歌文化的传承不易,因为阜宁牛歌没有特定的形式,大部分是口头传播,不利于传唱。很多时候音律也可以带给大家共鸣,也可以传递一些农民耕地的情绪,但因为形式的不固定,不方便学习,导致流传范围不广泛。据当地考察了解到,现在传唱牛歌的农民们已经不多了,大部分已经到了古稀耄耋之年,机械化的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牛耕,让原本充满生活气息的牛歌渐渐消失在田地间。
面对处于危机中的牛歌文化,阜宁县的文化传承人们也在积极寻找解决方式。要想让牛歌为更多年轻人所熟知,应该先让他们了解牛耕文化对于我们当地祖祖辈辈生活的重要影响,要让他们多多走进博物馆了解传统的牛耕文化。
现在,在当地文化局的带领下,牛歌的形式并不止于简单的号子,也有了很多新的形式,有类似于情景剧,也有把传统的牛歌与现代流行的音乐结合起来,让牛歌的受众变得更加广泛。此外,得益于抖音一类的短视频平台崛起,借助自媒体的平台,大家可以很方便的听到原汁原味的民歌。可以利用这些自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牛歌文化。
这次原生态文化调研,实践小队的成员们也对于阜宁牛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牛歌作为阜宁县世代传唱的歌声,早已根植在盐阜大地,贯穿在历史中的每个部分,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每个人。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推动牛歌文化“世世代代,声声不息”的,还要凝聚青年力量,发出青年之声。
青春一趟,遇见中国,发现远方,我们也在追逐原生态文化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着,希望在绿水青山中感悟美丽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62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