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举行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7月16日—20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味”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霍铮阳在她所居住的地方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水寨乡进行了实践活动,主要采访了郏县饸饹面背后的历史文化及用料讲究、制作过程,制作工艺,还有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故而一粥一饭都是经过研究和传承的,每一种特色名吃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一日三餐,不仅仅是解渴充饥,往往蕴含着我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为了深刻理解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建设乡村文化振兴,“承味”实践队就在今年暑假开展了“一城一味,宜承宜践”实践活动。
经过采访了解到,郏县饸饹面是明初由陕西传入的。初以荞麦面为主料,配以熟羊肉、葱花等熬制的羊肉汤。当时,居民使用一种叫饸饹床子的工具,“自制自食”。清末时,以小麦面代替荞麦面,口感营养更胜一筹。
另一说则是,唐朝时郏县就已经有了金钢饸饹面了,这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着不解之缘。明人张居正的〈昌黎先生文集辑补〉一书“谏迎佛骨”一节有韩愈一段话:元和年间,自蔡屠贼归,途食郏河漏。”这里指的是,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蔡州(今河南上蔡一带)刺史吴员元济反唐,拥兵自立。韩愈随军平叛,生擒吴元济,史称“淮系之役”。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唐军离蔡,行至郏县城西吃了金钢饸饹面。由此推断,“金钢饸饹”面至少有1200年的历史了。
中华美食,看的是色,闻的是香,吃的是味儿,听的是故事。故事听完,咱就来了解一下美食背后的原料吧!郏县饸饹面最重要的就是羊汤了。羊棒骨,羊肉,羊油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需加入十余种香料熬制。除了寻常做菜需要的葱姜、调味盐、鸡精、味精,还需将白芷、砂仁、山奈、草果、桂皮、肉蔻、八角、茴香、枸杞等十余种香料提前泡洗好装料袋。首先把羊骨头用清水浸泡6-8小时去除血水,准备过滤纯净水把羊骨头下锅大火煮开,羊肉下锅,把羊油一半碎下锅,需煮至汤发白发浓香料包煮出香味才可。
羊油辣椒是饸饹面的“灵魂”,为了保证味道和质量,羊油辣椒都是店家自己熬的。听老板说,这里用的辣椒和羊油也是极其讲究的。制作正宗的羊油辣椒要选用入伏前的头茬红尖椒,把辣椒洗净控干后打成辣椒酱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暴晒一个伏天,在暴晒期间还要每天搅拌一次,经过充分晒制的辣椒色泽明亮而且辣味适中,吃起来不会有呛喉的感觉,这样才是制作羊油辣椒的最佳原料。正宗羊油辣椒要选用与羊肾相连的那块羊油这种羊油炼制的羊油辣椒才会味正色鲜,把两种原料处理好后才可开始炼制羊油辣椒。
和面也不是普通的,店家每天开门前都要熬羊肉汤,和面。以前的面条是用荞麦面做的,经过改革后,现在用的是高筋小麦面粉,每天都需要提前和面,因为面揉得越久越劲道,挤成面条才越有嚼劲。因为店里生意好,所以现在使用机器和面,但挤面条之前,厨师也会手揉,一个个手工揉的面团才是传统。
以上就是郏县饸饹面的原料及特别讲究之处了,虽然是一种面制食品,但是味道鲜美,香而不腻,有暖胃去寒,保健防病的功效,而且不会用到野味,健康美味。
经采访了解到,郏县饸饹面经过千年的传承,传承者凭借自己多年的从厨经验和专业研究,在先辈家传手艺的基础上,对饸饹面高汤的调制,辣椒油的熬制等进行了大幅度改良,使其制作方式更加规范化.科学化,饸饹面的口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祖传配方的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去繁就简,又继往开来全新一带的郏县饸饹面,产品一经推出,受到广大食客好评。
一碗郏县饸饹面,百年的传承,它不仅仅是商机,更是精神信念的坚持。其实还有很多人在传承饸饹面,而且有很多店老板,厨师会在抖音、快手、做饭APP上传了制作饸饹面的方法,还有的面馆以直播的方式宣传饸饹面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饸饹面,传承这种美食,发扬美食的制作手艺,发扬美食文化。
原本以为它因味道而出名,深入了解之后发现普通之后蕴藏着千年的历史;一碗面经过了千年的传承,改革创新,流传开来。中华美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63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