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郑州7月18日电(通讯员余文露 张宇腾)2020年7月,郑州轻工业大学暑期实践小分队围绕“追寻人文足迹,感受家乡巨变”实践目标,开展以“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告白祖国”为活动主旨的社会实践活动。
热爱祖国,青春助力。经历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在阳光灿烂的七月,郑州轻工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志愿者在做好学校疫情防控的同时,共同走出家门,深入探防家乡历史人文景点,了解故乡巨变,厚植爱国情怀,用心灵去感受这篇土地的磨难和进步。
党史与国运相连,革命战争时期,在党的团结领导下,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探索出建设的伟大历程,推进着改革的伟大举措,党的发展历程深刻浓缩着新民主主义建设发展的历史成果,见证着党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文化与奋斗岁月。张宇腾和余文露同学都来到了家乡的历史博物馆去了解故乡的历史故事。张宇腾同学来到了苏皖边区政府场馆旧址,在这里在一件件实物展览、一幅幅影像资料中深入体会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发展历程以及艰苦奋斗事迹,见证感悟中国共产主义奋斗发展的革命文化与探索历程,在实践参观中重温党史,感悟党情,忆往昔峥嵘岁月,探今朝奋斗实践。
余文露同学来到了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参观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珍贵的影像物品资料等,馆内详细的记述了毛主席视察的全过程,以及河南当时的历史背景。参观其中能感受到建国初期河南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奋斗而做出的艰苦奋斗,深切地体会到了主席和党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心,也感受到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先辈们珍贵的精神:坦诚、质朴、脚踏实地、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从几十年前的没有娱乐活动的小城,到现在汝河湿地公园绿树成荫、古街尽显襄城特色,再到八七广场文博广场相继建成,文化广场修缮落地。家门口从坑洼不平的路面变成现在的宽阔的柏油马路,家里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看着村民财路越来越宽生活越来越红火。看着这座从前的边陲小城,正在不断建设进步焕发生机,见证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生活不断丰富。身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与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承者,更多地去了解我们故乡、祖国的历史。传承弘扬先辈奋斗精神、革命意识、爱国情怀,才能更坚定地走好我们脚下的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陈春利、范明路、邹启材三位同学都选择了从身边开始,他们走访了家乡的退伍军人,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共产党员、抗战老兵等。在交谈中,三位同学了解到了许多这些前辈的故事,他们中曾有人为国际访华队伍站过岗,也有退伍军人依靠自己的勤劳踏实闯出了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这些党员、军人在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勇敢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让祖国越来越好。
抗战老兵张老先生对志愿者陈春利说到,“你们身处和平的年代,要好好读书,懂得感恩,孝敬父母,热爱祖国。” 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心怀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张老先生在1969年应召入伍,服役于上海警备师。当他非常热情地拿出自己早已泛黄荣誉退伍军人证书时,岁月斑驳的痕迹印刻在这份荣誉上,但是它依然不能够磨灭老人心中那满腔热血的爱国热情。已是古稀之年的他,讲述了他曾经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在宴会厅站岗,保卫着国家领导人和访华外宾的安全,以及在其他国家领导人访华期间,为那些重要的来宾站岗。老一辈的革命工作者年轻时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年老时依然想着为国家能做出一点贡献,继续发挥光和热。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心怀感恩,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辈的血水和汗水换来的,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而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于这份安稳的背后的附加意义并没有太多理解,而经过了这一次的走访调查,我们看到了更多在去的和平背后的故事。一点一滴都触动了我们的内心,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太多像张老先生他们这样的党员付出自己的青春岁月甚至是自己的一生去为民族事业做贡献。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承者与实践践行者,更应该向他们学习,将个人奋斗和祖国建设结合起来,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志愿者邹启材采访了一位有者二十多年党龄的党员父亲,老人关注到近期南方暴雨,便向志愿者讲述了十多年前当地抗洪救灾的场景。连续多天的强降雨使得整个村子的庄稼悉数被淹,有一些地势比较低的房子也被淹没了一半,损失十分严重,当地政府迅速应对,高效组织动员,及时派遣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动员大量军队官兵抢险抗洪,针对受灾严重的住户分发物资,供应短缺。高效及时的应急措施使得当地居民转危为安,摆脱了洪水的侵扰,体现了政府的人民立场与高效作为。在一位老阿姨家中,志愿者听取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亲身生活变化感受,从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往一年一顿肉、一次新衣服到现今的衣食富足,温饱有余,从往昔脏乱偏僻的人居环境到如今的农村新居、市区住宅,国家的发展进步体现在每一位个体的生活条件品质的提高改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聆听前人的话语与亲身感受,更应珍惜来之不易的优越生活条件,坚定理想信念,奋斗出彩青春,为国家与人民的福祉发展不断贡献自我的一份力量。
尹鹏华和陈瑶同学走进当地的文化宣传地,去感受城市的独特魅力,了解家乡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产生的人文主题景点,例如“商丘好人文化公园” 、长垣产业园等。在这里,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也都在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政府希望广大的群众在生活之余能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通过对榜样人物的宣传来引导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只有亲身去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才能有真正的收获。身为新时代青年力量的一员,应该严于律己,在生活品行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感染周围人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气。
志愿者陈瑶通过走访当地特色产业园,感悟长垣市产业优先、特色先行的经济发展理念,深刻体会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长垣市努力发展自身产业、找准特色定位,紧跟发展潮流的时代举措,推动了产业集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把勺子香了一个厨师产业,当地最具特色的产业便是烹饪,长垣厨师遍天下,刀勺声里多名家,在政府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下,长垣“名厨”辈出,2003年,长垣被命名为“中国厨师之乡”。2011年,被命名为“中华美食名城”,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行政单位;一把刷子干出了一个防腐产业。长垣的防腐行业让全世界的人认识到了长垣的高超防腐技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长垣人人一把刷子,不怕脏不怕累,在《人民日报》上登出了中国防腐界的第一个业务广告;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防腐之乡”;2005年被授予“中国防腐蚀之都”称号;一把锤子打造出一个起重产业。“中国起重机械名城”迄今为止依旧是长垣重量级名片之一,卫华集团这样的中国起重行业的龙头便诞生在当地的一座小镇之中,2006年,长垣起重工业园被正式命名为“中国起重机械之乡”,2009年,长垣又获得了“中国起重机械名城”的美称;一根棉签做出了一个卫材产业。长垣市占有全国80%以上的卫材市场。2011年12月,长垣被授予全国唯一的“国”字号卫生材料生产基地,产业当地打造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民生事业普惠百姓,新时代长垣变化发展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多中国各地经济建设的生动写照,在国家与党的带领下,在革命先辈与战争炮火的不懈奋斗下,中国取得了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巨大历史成果,队员纷纷表示在实践中进一步实地感受生活的点滴变化,见证了家乡历史巨变,继承前人之志,新时代的青年更应以自身所学回报社会,服务发展,争做时代新人,不断砥砺奋进。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各位同学就通过对身边地点、人物的走访,收获了很多新的知识。看到了随着经济发展家乡产业的建立和更新,许多地方都在发展新的产业;队员们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做奋斗。纷纷表示身为新时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承者的,更应该在反思中收获,锻炼自己,艰苦奋斗,将个人理想和祖国未来结合起来,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66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