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青岛科技大学赴莒县“梦回莒国“实践团前往莒州博物馆,探寻在这片因春秋时期国号“莒“而流传至今的莒地的历史。队员们参观了莒州博物馆,对莒地这块历史悠久的地方进行了深入了解。
莒州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展示莒地历史文化及其发展现状的综合性博物馆。始建于1986年,占地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文物12000余件,一二三级文物200余件。莒州博物馆有历代石刻厅、文心雕龙厅、近现代革命史厅、东夷序曲厅、文明曙光厅、莒国春秋厅、城阳史影厅、文物遗珍厅、书画精粹厅、当代书画厅、勿忘在莒厅、刘勰纪念馆和3D影院。因疫情的限制,实践团队员通过自己参观对莒地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有了大概的了解。
莒地历史文化雄厚,在原始时期便是文明孕育之地,原始的东夷民族曾把鸟作为本氏族的图腾标志,这从《大戴礼记》“东方鸟羽氏”等记载可知陵阳河、大朱家村、杭头遗址出土的陶文,便已被考古和古文字学界公认为是汉字的祖型。莒地发现多处大汶口、龙山文时期的代行居落和城堡,在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出土的刻有“日月山”符号的大口尊,大口尊上刻着的”日月山“符号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专家把这个符号解释为元旦的”旦“字,把中国文明史上推了1000多年!不仅如此,在莒文化分布范围内多处遗址出土青铜器。文字、城堡、冶金是人类从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早期文明的三大要素均在莒地出现,说明距今四五千年以前,文明曙光就从东方冉冉升起,最早迎接日出的莒地,无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莒地古代地处东夷之地,而莒国是东夷之雄,一个莒字贯于千年长河,莒是西周时期的封国之一,与周边的齐、鲁、楚等大国互有战争和结盟,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国虽小,但城坚难摧。《战国策·齐策》载:“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可见莒城之坚。莒国时期春秋霸主齐桓公“勿忘在莒“的成语典故,毛主席提到了它的积极意义。再到千年银杏树下的莒鲁会盟,再追溯到西汉时期的城阳国刘璋诛吕的典故,顺着历史长河,刘勰献书,且于门之战……都体提现了在历史长河中莒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莒文化展厅中关于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展厅,详细介绍了莒地历史文人刘勰的一生的主要经历和刘勰所著的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的重要成就。刘勰出家居于故居定林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刘勰从此与这浮来山定林寺中的千年银杏树分离不开,与莒州文化浑然一体。
此行不虚,实践团队员通过这次博物馆参观,对文化底蕴深厚的莒州文化有了与以往不同层次的理解,也让实践团队员对中国文化更加憧憬和尊崇。人们只有对祖先们尊崇和纪念,从祖先们传承的文化才能不断地传承下去,文明才不会断层。加强地区文明保护,人们才不会忘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66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