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了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21日,西北民族大学赴陇南市、甘南州“行走中的青马工程”红色教育实践小分队前往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及纪念碑和茨日那毛泽东旧居实践学习。我们追寻红军长征的步伐,回首这段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并从中吸取精神养分,让长征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在我们当代青年人这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乘坐校车,一路绿水青山,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腊子口,在明媚阳光的映衬下,腊子口的独特地势清晰显现,四周青山依傍,水流潺潺,只剩一座废弃的碉堡紧靠山崖,伫立在湍急的河流边,仿佛向世人诉说着昔日激烈惨酷的战争场面。回望历史的长河,革命先辈们奋战过的每一寸土地,今天已碧空如洗,红旗飘扬,曾经被烈士鲜血浸染的河水奔腾而下,四周的高山如先烈们高大的身躯守护着这一方土地,纪念碑前来来往往的身影都以他们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红军的敬仰与缅怀。纪念馆内陈设的文物和史料都是对历史的铭记与传承,当我置身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一一浮现眼前。纪念馆内一段令人震撼的虚拟视频让我印象深刻,它真实的还原了当年红军激战腊子口的场景,更让我们觉得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面对着这样的天险腊子口,红军战士在极其不利的条件下依然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只有向前攻克难关,才有可能实现他们的革命理想。正是中国红军的这种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坚定不移的信念,才使红军将士有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激励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勇往直前。
顺着蜿蜒的公路盘山而上,茨日那这座小村庄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二站——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一个与众不同的小木楼,见证了一个关乎红军命运的战役部署过程。白胶土夯实的小院,被柴火熏黑的内壁,久已闲置的土炕,屋内整齐摆放的急救药箱……这些都仿佛向世人展示着曾经发生在此的一桩桩一件件。1935年9月13日红军离开俄界并于14日到达旺藏寺地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茨日那村进行修整,而正是在这座小木楼里,毛泽东同志向红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颁布了三天攻克腊子口的战略部署。“国民党是穿着皮鞋来的,中共红军是穿着草鞋来的,但他们的意志却比钢铁还硬”,这是这座小木楼的主人桑洁叔叔告诉我们的。
在与桑洁叔叔交谈的最后,他满怀期待的告诉我们:“我的愿望就是我的儿子、孙子乃至世世代代能把这个毛主席住过的木楼守护好,也希望你们能真正的把长征精神继承好、传承好!”正是这个普通的藏族家庭,不但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一座可供中共领袖们歇息的木楼,还义务管理、修缮着它,这是桑洁叔叔一家对长征精神的继承与弘扬。风雨飘摇,岁月如梭,从爷爷那辈算起,桑洁一家三代人守护着当年毛主席住过的这座小二楼,发自内心地呵护着它,守护着他们的红色记忆。而我们虽然做不到如此伟大,却也应当负重前行,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拼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我衷心祝愿这座小村庄、这座小木楼不管经历多久依然迸发着闪耀的光芒,静静地、发出微微亮光,照亮中国革命的某一个角落。
长征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者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华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现如今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事业追求,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精神注入实践,从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动力,不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打倒,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其次,我们应该传承发扬红军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也正是目前我们一部分年轻人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下所缺乏的品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红军长征途中,越是环境艰苦,战士们就越是坚韧不拔。作为社会主义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不断提高自理能力和心理素质,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也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传承。
历时六天的实践学习很快就要告一段落了,这一路走过腊子口、哈达铺、岷县,一处处的革命旧址就像是当年的烈士为我们留下的一卷卷红色圣书,以激情的血液为史,以欣喜的泪水为名,勉励着我们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不忘历史、不忘初心。曾经我总想着,传承红色基因离我们好像很遥远,但是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发现无论是不辞辛苦为我们讲述的讲解员,还是一直默默守护、传承红色基因的桑洁叔叔,都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一位又一位传承者,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又何尝不能有所作为呢?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发扬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敢于战斗、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勇于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69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