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组织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校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小组就“梦起吾乡助力环保”主题在河南、江西、宁夏、云南进行社会实践。于7.14在各地进行实地走访,拍照记录各地区不环保设施与行为,并在当晚视频会议进行汇报与总结,提出改善措施。7.15日采访当地居民,深度了解当地居民的环保理念与需求。7.17—7.18日实践小队开始线下宣传,对居民环保知识薄弱区域进行科普。
在组员对各居住地进行实地走访期间,发现不同地区的环保问题各有异同。队员们发现,各地区均有垃圾分类问题。
家住河南郑州的队员发现,当地已开始摆放垃圾分类的垃圾桶,但由于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缺乏,不少人依旧随意扔垃圾。除此以外,若当地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后,在垃圾车回收垃圾过程中,垃圾再次混掺。我们总结出,垃圾分类是环环相扣的,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自己的职责,如此才能实现垃圾分类。
江西的队员在实地走访中发现,河道中的植物上漂浮悬挂了很多垃圾。经观察,发现污染物来源有三处,一是附近居民倾倒垃圾,由于当地未进行垃圾分类,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于一个垃圾箱,当垃圾箱装满时,居民会选择垃圾扔在垃圾箱旁边,或直接倾倒在河道边,当遇到暴雨刮风,部分垃圾会被冲刷到河里;二是河道附近的旧菜场的一些商贩会将垃圾直接投入河中;三是从上游漂至下游的污染物。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政府、社会应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培养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并严令禁止向河渠中倾倒垃圾污染物。向居民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保护水资源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同时,实践小队发现,各地区仍有白色污染问题,不少人群去超市、菜场购物时选择购买塑料袋,或商贩赠送购物袋。应鼓励当地居民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如布袋;重复利用购物袋。
在采访周围居民期间,队员们了解到不少居民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与意识,但缺少实施的途径。如废电池,居民均知道不可乱扔废弃电池,却不知应该如何丢弃,只得堆积在家中或与其他垃圾一同丢弃。大部分人生活中只能做到捡拾自己的垃圾,而对公共场合的垃圾捡拾比较抵触。
通过多日的调查与采访,实践小队决定在后期宣传中着重在宣传举报不环保行为的途径、我国目前实施的环保政策以及生活中力所能及的环保行为。各组员就此在当地开展了线下宣传活动。通过下发自制宣传单、扫描二维码查看组员自制H5、讲解宣传栏,向居民科普了举报不环保行为的途径,居民了解到环保并非一个人的战斗,国家政府、社会在与我们共同努力。
经历多天的社会实践,队员们对环保知识的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也让更多的人重视环保、主动环保,为环保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为了造福于当代人,也为了维护自身与子孙后代的健康,人人都应投身于保护环境当中,积极防治环境污染。每人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1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