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物总让人难以忘怀,经典的故事总能历久弥新。2020年7月18日,西北民族大学赴武威市古浪县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13人带着乌蒙蒙的云朵儿,开启了“传扬红军西路军革命精神,关爱留守儿童的”征程。
为能更好的传扬红军西路军的优良革命精神品质,小分队到达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纪念馆“找寻红军西路军无声的足迹”。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军西路军西征战时的巨石雕塑。放眼望去,你可以清晰地看见,有的人扛着一面被炮火炸出了几个窟窿的工农红军西路军队旗,在冲锋;有的人手里拽着一颗手榴弹,在艰难的匍匐着前进;有的人平举着刺刀奔跑着在冲杀;有的人挥舞着大刀在与敌人搏杀;还有人扛着受伤战友与敌人搏击。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石像,看着他们死如归的神色,小分队的心潮在腾涌,灵魂在呐喊。
继续向里走,一幅幅精美的油画、壁画尽现眼前。但,小分队此时却无心去评赏这些精美艺术品的画功,因为作品所呈现出来的类容更具有吸引力、穿透力。看着那一幅幅舍我其谁的激战画面,一股股敬畏的气息油然而生。沿着蜿蜒曲折的走廊继续向里走,大量红军西路军西征过程中的战争遗留物陈列在小分队的眼前。看着那些沉睡了近一个世纪的弯曲变形的大刀、折断的刺刀、断裂的草鞋……。小分队成员们喉咽哽塞,欲言又止。默默的来回行走在这蜿蜒的回廊里,静静的看着那些无声的战歌。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时代记录着历史的辉煌,续写着英雄的战歌。随后,小分队走出了纪念馆,前往烈士陵园纪念碑。
不巧是,乌蒙蒙的云朵不沉默了。清凉的雨露伴着西北特有的烈风,吧嗒吧嗒的敲打着地面。小分队成员,一人一花,迈着坚定步伐走向烈士纪念碑,向英勇无畏的烈士们表达最真挚的敬畏之情。
“潇潇暮雨秘魔崖,烈士忠魂驻方华”。风雨随意的击打在小分队员们的头上、脸上,队员们毫不在意的继续走着走着。一抬头,望见巍然屹立在眼前的烈士纪念碑上赫然的是写着这样一句话: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队员们拿着手中的鲜花,围着烈士纪念碑缓缓地走了一圈,心中的浪潮久久难以平息。鲜花朵朵排开,任凭风雨随意的击打着。借着花儿的坚毅,小分队全体成员在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声声入耳,字字惊心。
7月19日,小分队成员们收拾好情绪,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收集整理好的红军西路军西征的英雄事迹进入到富民完全小学。
经事前了解,这里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随父母搬迁过来的,父母大都外出务工去了,因此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小分队成员给可爱的孩子们捐赠了些许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捐赠结束后与孩子们说心里话互动、做团建游戏、讲述我们的大学生活,讲述红军西路军西征过程中的革命故事。把爱心和关怀面对面的送到了孩子们的手里,传到孩子们的心里;把经典红色革命文化的因子耕耘在的孩子们的精气神里。让孩纸们从小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们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故土;也让孩子们能更加快乐的生活、,茁壮的成长,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跳战,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7月20日,小分队一行来到八步沙林场,体悟“六老汉”三代人与风沙斗争的心路历程。感悟古浪人民的不屈之志、敢于逆天改命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小分队到达林场后,瞬间就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折服。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绿洲,虽然植被的密度不是很大,虽然没有林水相间。但是,请试想一下,在风沙肆虐,烈日炎炎,严重缺水少雨广漠沙地上用三代人的心血耕作出一片片林草相间的绿地是需要多么大决心、耐心和毅力。这其中的“苦辣酸咸”恐怕也只有“六老汉”三代人能切实的明了于心了。
站在林场的沙地上,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林草绿地。轻轻的合上双眼,深吸一气,静静的听着呼呼的风声从林草间穿过;想象着六位老人,拿着铁锹、锄头、铲子,在风沙肆虐的沙地上默默耕耘的样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际相替;强横、霸道、无情的风沙终在三代人的”久久为围攻”下败下阵来。
“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壮举被六位老人三代人用铁锹、锄头、铲子书写完毕;我有幸作为小分队一员的见到这历史性的成果感到荣幸之至。
悠悠古浪城,不仅只有红军西路军威威的战魂;还有愚公般坚韧之志的“六老汉”和他们的子孙后代们;更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热情好客的乡亲们。
7月21日至24日,小分队先后到了两地一心黄花滩中心小学,黄花滩中心幼儿园,西靖阳光中学,富民新村社区,给孩子们进行爱心捐赠,分享我们的大学生活,陪孩子们做团建游戏,宣讲西路军西征过程的故事,八步沙“六老汉”治沙事迹。通过这种社会实践的方式,把爱心和关怀送进校园、社区,让孩子们能更好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能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方式让红色革命文化的因子扎得更深,传的更远。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分队成员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弘扬好中国优秀革命文化,就应结合当的实际情况讲好中国优秀的革命故事;要讲好中国优秀的革命故事,就得“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就地植根”,然后才能开枝散叶。
“让无声的历史说话,让沉默的英雄故事传四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更是作为“四有青年”应有的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8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