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泉”线上夏令营圆满结束 走进家乡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为了回报家乡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的帮助,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杜晓童召集了烟台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各大高校十几个大学生,共同成立了“滴泉”行动队,怀着感恩之心回报家乡,助力家乡孩子的素质拓展,为孩子发展打开一扇新的天窗。
此次夏令营本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科普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开设了趣味实验课程、国学知识课程、民俗文化课程、手工课程、心理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娱乐课程等七类课程。2020年7月13日到7月28日,“滴泉”线上夏令营圆满结束。
前期准备
从6月15日到7月12日,经过一个月的课程规划、备课、试讲与反复的修改完善,7月13日夏令营如期举行。备课过程中,实践队队员在队长杜晓童的监督下,多次商讨上课的形式,反复地修改上课用的教案和课件,每一节课进行至少一次试讲。实践队员精益求精,以求达到“上课有温度,学生易接受”的课堂目标。
为了扩大“滴泉”线上夏令营的影响力,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回报家乡的行列,实践队成立了专门的新闻小组,搜集各大新闻网站的投稿方式和投稿格式进行汇总整理,并且请专业同学进行了新闻宣传培训。
(图为实践队队员贺瑞梅在试讲,贺瑞梅摄影)
课程设置
本次夏令营,共开设了趣味实验课程、国学知识课程、民俗文化课程、手工课程、心理课程、思政课程、创新娱乐课程等七类课程,扩大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增强课堂效果与影响力。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支柱的一部分,开设民俗文化与国学知识课程,有利于让学生们进一步接触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认识、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们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渊源流传。学生智慧的开发离不开科学知识的启发,因此我们开设了创新娱乐,趣味实验的课程,通过简单、易懂的科学实验,创新小实验,既能起到吸引学生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开阔视野。与此同时,手工课程通过进行折纸、绘画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丰富的知识铺垫,思想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夏令营开设了思政和心理课程,让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思想上的熏陶。
设置多元的课程,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想,提高动手能力。各种课程相辅相成,发挥更大、更好的效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基础。
(图为“滴泉”线上夏令营课程设置)
课堂状态
通过前期的招生宣传,高密市大牟家镇大牟家小学的很多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积极报名参与本次夏令营。课堂上,学生们积极配合老师的课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发动脑筋思考问题,积极和老师互动、一起探讨,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边听讲边认真做笔记,对课程中的模糊问题也是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
手工,民俗等必要的课程设置了课后作业,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完成作业,并积极的跟夏令营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们的长远发展。
(图为孩子的手工课绘画作品,学生摄影)
后期总结
实践队每天定点进行例会,授课老师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分享教学心得,为后续的课程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遇到疑难问题,团队成员积极地发表自己看法,商讨出相应解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此外,部署第二天的工作分工,当天授课老师提前进行备课,以呈现给学生们最好的课程内容。并且通过新闻、微信公众号、QQ等媒体平台,及时宣传夏令营日常课程的开展情况,获得了广泛的反响,增强了我们开展课程的信心,有利于“滴泉”后续活动的开展。
(图为实践队队长杜晓童开例会总结部署,杜晓童摄影)
课程结语
7月18日“滴泉”线上夏令营结课仪式圆满结束,结课仪式上实践队队长杜晓童总结了夏令营我们一起走过的路并进行了学习成果测试、为优秀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大家一起畅谈。孩子们依依不舍,非常期待“滴泉”将来的的周末课程和寒假课程,实践队成员也深感任重道远,表示要勇担时代重任,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共同担负起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为家乡的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本次夏令营课程帮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本地民俗文化,欣赏中华文化之美;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孩子们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勤于付出的品质,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同时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使孩子们学有所获,让孩子们在家度过有意义的暑期时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78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