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几百年前,唐代诗人王湾曾为鱼米之乡的美景所倾倒。如今,为感受江南古街的独特韵味,探索疫情期间文化古街的管理模式。7月26日,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寻陌”实践团前往江苏镇江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及专业实践探访活动。
图为西津渡古街局部区域图 通讯员 郭耿瑶提供
寻美味
据古街负责人介绍,在镇江流传着颇具顺口溜色彩的《三怪谣》:“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尝‘三怪’太遗憾”之说。在来之前,团队成员就对西津渡的美食做了充分的调研,提前联系了百年老店——镇江锅盖面,前去一探究竟。
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道:“‘面锅里煮锅盖’是镇江饮食技艺中的一项创造。因为锅盖面所用面条皆为‘跳面’,通过这种方法能使面条熟后不粘结、不散乱,面汤不浑浊,面条熟而不烂,保持面条滑弹筋道的口感。为了符合顾客百变的口味,还可以在面里加长鱼、腰花、大排等各种‘青头’,味道非常鲜美。”听完负责人的介绍,团队成员们都迫不及待地按照自己的口味点了一碗锅盖面,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民间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到瑶池赴蟠桃大会,路径镇江,闻到肴肉香味,连忙下了神驴,下凡吃肴肉,连蟠桃大会都给忘记了,可见其味之特美。
图为百年老店——镇江锅盖面 通讯员郭耿瑶提供
探工艺
下一站,团队成员来到了“镇江三怪”之首的醋坊。一说到镇江,那就不得不提及恒顺香醋。店面是前店后坊的形式,在店家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有幸参观了香醋的制作工艺,近距离地感受“醋文化”。
醋坊的李师傅是酿醋的老手,从事酿醋工艺已有三十年有余,在疫情期间,李师傅仍然没有放弃,每天坚持着酿醋的日常工作。“西津渡古街给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机会了解到镇江的‘醋文化’,采用前店后坊的模式,就是为了让游客们更好更直接地感受到‘醋文化’。”参观临近尾声,李师傅真诚的话语让在场的成员们感触很深。正是有了古街上这些工匠们的坚守,传统工艺才能在岁月蹉跎中经久不变,历久弥新。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前店后坊式恒顺醋坊 通讯员郭耿瑶提供
访民生
团队成员随机向游客分发了问卷,但由于疫情原因,景点属于半开放状态,需预约参观,共收回有效问卷150余份,调查了游客对于西津渡古街如今现状管理的看法以及对于其未来发展的展望。一位游客反映道:“现在的古街由于商业化大多都千篇一律,我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古巷和江南水乡的古巷里能买到同样的商品,没能体验到故乡背后的特色文化;而且疫情期间,很多景点不开放,也是蛮遗憾的。”
针对这两个问题,团队成员来到了金山街道西津渡社区,向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说:“西津渡古巷店铺目前主要是以手工设计商品为主,我们也意识到了古巷同质化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在努力为古巷文化的发展做出探寻,出台一些激励措施,鼓励商户开展与镇江文化相关的多元化业务经营,比如开设镇江民间文化博物馆供游客们参观,在一些传统节日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让中小学生来景点实践,感受镇江文化……以此来更好地让游客感受到当地文化,增强游客的旅游文化体验。”
特殊时期下的管控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采访了解到:在疫情较为严重时期,西津渡景点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封闭管理,不对外开放,定时进行清扫消毒工作。
随着形势的好转,实行半开放制度,游客可以预约进入景点;对于商户的管理,要求每天进行消毒杀菌工作,以保障游客的安全。同时社区管理人员也会按照分配,一对多对该项工作定时抽查。
而对于疫情期间商户营业情况来说,相较往年营业情况下降是必然的,但社区也鼓励商户采用新方式创收,并为其提供相应帮助。总体来说,无论是对于景点本身、游客还是景点商户,疫情期间的社区管理工作还是较为全面的。
图为团队成员走进西津渡社区 通讯员郭耿瑶提供
采访员郭耿瑶说:“所谓实践出真知,在此次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们寻美味、探工艺、访民生,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探索,感悟珍贵的“匠人精神”。从管理角度出发,探究基层社区对于古街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并了解在特殊时期下,对商业文化古街的治理与文化宣传。在基层管理的实践中深化对了专业管理理论的理解,受益匪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8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