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教育为扶贫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模式,尤其在企业参与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全省各类学校利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教育模式,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盐城师范学院历史186班由此组成了了“互联网+教育扶贫”志愿服务实践团队,对互联网教育扶贫了解相关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总结。
首先各地包括省内省外的同学们都了解了自己所在地区的互联网教育扶贫的一些基本情况,“互联网+乡村教育”精准帮扶工程的帮扶形式主要有:
(1)城乡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优质学校部分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2)远程专递课堂。结对帮扶校际之间,依托吉林市互联网学校,由优质学校针对薄弱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帮助帮扶学校开齐开足所有课程。
(3)名师网络课堂。由吉林市互联网学校组织市直优质学校名师每年开发、提供优秀教学课例及微课5000节以上,重点面向结对乡村学校开放服务,充分发挥市直属优质学校名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4)教师网络研修。吉林市互联网学校开发提供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结对学校的教师基于网络平台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比如吉林的同学了解到他们市区为保证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将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各结对帮扶学校的宽带网络至少达到100M及以上。2019年底前,市教育局结对的直属学校每校至少建设1间精品直录播教室,每个年段至少建设2间常态化直录播班级。2020年底前,各县(市)区城区优质学校每校至少有一间精品直录播教室,每个年段至少建设1间常态化直录播班级。各乡村学校班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由市教育局统筹,县区为主具体落实。
各结对帮扶学校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开展日常网络精准帮扶活动。城乡同步课堂和在线专递课堂每天至少开设1节以上;名师网络课堂每周至少开设3节以上;教师网络研修每周至少开展一次。为鼓励日常应用,结对优质学校教师开设的网络帮扶课程计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课时,将课程的质量作为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到2020年6月末,全市所有乡村小学(村小和教学点)网络精准帮扶实现全覆盖;到2021年6月末,全市所有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含乡村寄宿制初中)网络精准帮扶实现全覆盖。
通过城乡结对精准帮扶,实现结对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努力办好每一所乡村学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我国乡村振兴。
江苏的同学了解到全省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参与教师达15万人次,汇集优秀微课和创新资源近万件,开展“互联网+素质教育”活动,搭建“青少年创客爱挑战平台”,参与学生30多万名,鼓励贫困家庭学生踊跃参与,促进一批学校创客空间迅速兴起。创新开展教育信息化公益行活动,把最接地气、最能满足学校应用需求的技术产品和网络资源直接送到最需要的贫困地区学校,打通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确保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但是“互联网+”教育扶贫是否能够真正落地?当下的帮扶模式本质上是立足于互联网技术,将先进地区的教育内容资源(例如,课程、教材)直接扩散到受帮扶地区的对象群体。这个过程中存在多个可能影响其有效性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
扩散机制不明晰——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远程投放往往意味着受帮扶对象接受教育资源的行为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主动性,相对离散,导致资源转化效果不稳定;
反馈体系不健全——教育扶贫受帮扶的对象多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难以对实施帮扶的内容和方式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反馈,降低了帮扶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程度;整体协同不完善——相比于其他方面的扶贫,教育扶贫见效慢且影响范围多局限于学校和学生群体,可能导致与整体扶贫工作脱节,难以在整体工作中凸显并形成协同效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81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