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1世纪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新冠疫情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暑期来临,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应只享受着国富民强带来的安逸,更需要了解时事,关注民情,体察国情,用自己的视野与能力发现问题,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解决问题。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传统文化流失难免,现代人注重于快节奏的互联网信息,却忽视了留存心底的传统文化。安徽省一向拥有引以为傲的徽州文化传统,而下半年泛滥的洪水灾害使得传统文化建筑遭到破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又引起了社会上对于徽州传统文化的关注。实践调研立足于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一些优良的民俗事项和民俗传统,尤其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好的礼俗和道德规范,对群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整合和促进的作用。
而如今民俗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在整体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我国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正在遭遇瓶颈。在关注民生,为之惋惜的同时,我们开发出一套具有实际应用性的民俗系统,借助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手段,结合安徽省实施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将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围绕“民俗文化”这一主题,通过线下团队成员调研安徽省内的民俗文化聚集区、分布地的信息资料,采用数字化处理手段,打造出一款简单实用的民俗旅游信息系统,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路径,使传统的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以此达到保护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目的。系统以安徽民俗为例,对民俗文化信息进行了一系列空间分析,以此达到保护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发展的目的。
截止2020年7月,本团队已搜集完成安徽民俗相关资料,并整理列出安徽民俗体系图。我们开发出的民俗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已经完成框架的搭建以及大体功能的实现,通过手机端和网页端的登录操作,来满足一些的民俗爱好者的需求,同时吸引更多旅游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达到很好的宣传效益,从而辅助振兴民俗文化产业。通过雷达图、热力图等形式将民俗信息更加直观的展现在用户面前,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以及统筹规划;同时队员们提供的居住地民俗文化相关照片可以论坛的形式呈现,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底蕴和特色。
科技与文化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专业知识与爱国情怀共存是青年成长的必需,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钻研专业特长,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锻炼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在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当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加深自己对安徽省内民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做到宣扬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己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和使命感。作为安徽师范大学的学生,我们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并且把实践中所获信息做好总结、反馈工作。团队也将根据制度化、规范化、阵地化的实践活动体系,一如既往地秉持民族文化自信,完成社会实践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892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